第21章 新型合金(1/2)
十万枚顶尖晶片的成功复製,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炎黄国整个科研体系。
后续的封装、测试、分配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著。
秦浩则又获得了一段短暂的休整时间。
不过,这次他没有完全放鬆下来,而是主动向钱博文院士和李院士请教,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晶片將应用的具体项目,
以及当前国家在其他关键材料领域面临的瓶颈。
“小秦啊,你能有这份心,我们这些老傢伙真是太高兴了。”
钱博文院士的办公室里,他亲自给秦浩泡了一杯茶,面带微笑的说道。
“晶片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但我们炎黄国要真正挺直腰杆,需要突破的难关还有很多。
比如,航空航天领域,高性能合金材料就是我们的一大短板。”
李院士在一旁补充道:
“没错!就拿我们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升龙』系列战斗机来说,对机身结构材料的要求极高。
既要轻,又要强度足够,还要能承受超音速飞行时与空气摩擦產生的高温,以及复杂的电磁环境。
我们实验室虽然也研製出了一种新型合金,各项性能指標都非常优异,甚至超越了目前国际上公开的顶尖水平,但……”
李院士嘆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这种新型合金,生產工艺实在是太过复杂和繁琐,对冶炼、加工、热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要求都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
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整炉材料报废。所以,它的生產成本高得嚇人,更关键的是,產量极低,根本无法满足我们新一代战机和舰船大规模列装的需求。”
“哦?新型合金?”
秦浩心中一动,问道:
“这种合金的具体特性有哪些?成本和產量具体是什么情况?”
钱博文院士调出相关资料,投影在屏幕上。
“你看,小秦。”
钱博文院士指著屏幕上的数据,
“我们把这种合金叫做【星陨】,主要成分是鈦,加入了多种稀有金属元素,採用了我们独创的超高真空感应熔炼配合定向凝固技术。
它的密度比普通钢材低了近百分之三十,但强度却是高强度钢的三倍以上。
耐高温性能尤其突出,可以在2000摄氏度下保持结构稳定,短时甚至能承受25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同时,它还具有极佳的抗腐蚀能力和优异的抗金属疲劳特性,非常適合用於製造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
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壳体,以及新型舰船的承重结构。”
秦浩看著那一连串令人惊嘆的性能参数,点了点头,这確实是好东西。
“至於成本……”
李院士接过话头,苦笑道:
“目前,我们实验室小批量试製的成本,折合下来,每公斤高达三十多万人民幣。
这还是不计研发投入,仅仅是材料和製造成本。而且,以我们现有的设备和工艺,一年能生產出来的合格品,恐怕也只有几百公斤。
这点產量,给一架战斗机做几个关键零件都不够,更別提大规模应用了。”
三十多万一公斤,也就是十多万一斤!
而且產量还这么低!
秦浩暗暗咋舌。
这简直和黄金差不多,而且是有钱也买不到的战略物资。
“你们是想要我大批量复製这种合金材料?”秦浩试探性地问道。
“是这个意思,不过能不能批量复製,还得看你系统能量的消耗,如果复製一公斤的能量比我们自己生產还要多,那就不划算。”
钱博文院士接话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