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最好的我们》开机(1/2)
第114章 《最好的我们》开机
学校已经放假,整个校园显的空荡荡的,
冬日的阳光斜斜地穿过光禿的梧桐枝,在教学楼前投下斑驳的影子。
开机仪式的红色横幅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背景板上手绘的振华中学校门图案还散发著新鲜油墨的气味。
“三、二、一”
场记打板声清脆地响起,江野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前,黑色羽绒服著,露出里面印著“最好的我们”字样的剧组t恤。
“开机大吉!”
隨著副导演吴海伊清亮的喊声,两名工作人员上前,合力揭开盖在摄像机上的红布。
鋰亮的镜头在冬日暖阳下闪著光,立刻引来一阵快门声。
场务小哥早已蹲在角落点燃电子鞭炮,“里啪啦”的声响瞬间炸开,惊得校门口老槐树上的麻雀扑稜稜飞起,细碎的槐叶落下,混著礼炮喷溅的金粉飘在空气里。
这次的开机仪式比江野以往的剧组排场大得多。
毕竟他现在开新剧,已经今非昔比,多少有点热度了。
红色背景板前铺著红地毯,媒体的摄像机架成一排,“长枪短炮”齐刷刷对准主创团队。
吴海伊站在江野身边,低声笑著打趣:“江导,您现在可是香饶,现场除了咱们提前邀的15
家主流媒体,还有七八家不请自来的。”
“本地的媒体也来了不少!”
江野没接话,目光落在人群前排的田曦微身上。
她今天扎著马尾辫,蓝白校服外套著件嫩黄色羽绒服,正紧张地搓著冻红的手指。
此刻站在刘浩然身边,显得有些拘谨。
但当镜头扫过来时,她又立刻挺直脊背,努力扬起嘴角。
製片人林建军拿著话筒正在致辞,在那里吧啦吧啦说个不停。
“感谢青岛二中分校的支持,为还原90年代校园质感,美术组光是復刻教室黑板报就画了七版·—.
田曦微悄悄侧头,好奇地打量著身后的教学楼。
走廊栏杆上的锈跡、公告栏里泛黄的旧报纸、甚至连操场边的单槓都带著岁月磨出的光滑。
原来为了这一天,剧组已经悄悄准备了这么久。
等轮到江野上台讲话,现场的气氛明显热烈了一点。
叟狐娱乐的记者率先举手:“江导,原著粉都在问为什么选新人演耿耿?谭松云的呼声很高啊,是不是有资本在背后操控?”
这问题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是剧组提前沟通过的明牌。
既给了江野澄清质疑的机会,也顺势把新人演员推到台前。
所以说,娱乐媒体报导的这种新闻,基本是当事人想让大伙看到的版本!
江野神色平静,“首先,选角没有任何资本干预。我们为了找到最贴合耿耿的演员,跑了全国几十所高中,从几千名学生里筛选试镜。”
“小田是最后留在镜头里最让我们惊喜的一个。她身上那种少女的青涩和韧劲,和小说里的耿耿几乎重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田曦微,“谭老师当然优秀,但每个版本的耿耿都该有独特的生命力,我相信小田能让大家看到一个新鲜又真实的高中女孩。”
田曦微的脸都涨红了,看江野在台上各种吹嘘她。
毕竟她现在还是个高中生,有些脸皮薄。
明明是江总內定的,却被他讲的如此曲折离奇·
硬生生把她塑造成了一个普通素人,从几千个人里一路过关斩將、靠实力杀出重围的励志典型。
这时,后排一位举著“青岛生活报”话筒的记者忽然笑著开口,声音里带著点看热闹的打趣:“江导,说到小田,大家可都记得上次您带著剧组吃见手青,结果集体中毒被央视报导那事儿。”
“当时您还在微薄上说小田厨艺天赋异稟,就是对蘑菇认知有待提高,这算不算提前给新人做宣传了?”
这话一出,现场顿时爆发出一阵鬨笑。
江野无奈地朝那记者看了一眼,语气里带著点自嘲:“那哪是宣传,纯属大型食品安全科普现场。不过说真的,小田那手艺是真不错,就是那次选错了食材。”
他话锋一转,对著镜头半开玩笑,“后来央视记者还特意联繫我,下次让她做番茄炒蛋就行,
別再挑战野生菌了,不然剧组可能要集体改拍奇幻剧。”
全场笑声更响了,田曦微偷偷抬眼,看见江野正朝她眨了眨眼,原本紧绷的心情忽然就放鬆下来。
校门口,几个女生正扒著铁柵栏偷看。
“真的是振华中学的校服!”
“啊啊啊,我看见刘浩然了。“
“我觉得那个导演好像比男主还帅.:::
“女主叫田什么来著?还挺可爱的—”
夕阳的余暉透过落地窗洒在乳白色的大理石地面上,田曦微刷开行政套房的房门时,手里的房卡差点掉在地上。
“哇,哇,哇!”
她拖著行李箱在玄关处转了个圈,浅灰色的长绒地毯立刻陷下去几个小坑。
这是剧组在青岛二中附近能订到的最好的酒店,青岛鲁商凯悦酒店。
这部剧在吃住这一块,江野非常大方!
都按照协议內的最高標准来,反正的不是他的钱。
到时候直接报帐就行!
而田曦微虽然是新人,但她是剧中的女一號,江野让製片部给她安排了28层的海景套房。
她甩掉小白鞋光脚跑进客厅,整个人扑进沙发里又弹起来。
好软...
“田曦微你出息了啊!”
她对著空气挥了挥拳头,突然蹦到落地窗前。
远处胶州湾的海面泛著碎金般的光,她贴著玻璃哈了口气,用手指画了个歪歪扭扭的“耿耿”。
想了想,又在旁边画了个猪头,写了个江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