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查体、意见(2/2)
这也让张桂芳那颗悬著的心,稍稍落下了一点。
查体结束后,沈默摘下听诊器,思考了片刻,看向李宝河夫妇,略带保守地说:“从查体情况来看,宝河的左侧肢体肌力稍弱,存在轻微共济失调。”
“结合影像结果,不排除是肿瘤復发对周围神经结构產生了一定的压迫和影响。”
“后续我的建议是,如果肿瘤没有远处转移,可以尝试手术,也可以尝试继续放化疗。”
“但如果是手术的话,要神经外科进一步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及风险性,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在这一点上,他们才是专家。”
“对了,神经外科的张主任收你们住院,是准备给宝河手术吗?”
听完沈默的话,李宝河有许多心思一闪而过,接著很快下了决心,连连点头道:“是的,主任说成功率很低,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只要、只要我们愿意冒险!”
其实他心里还有些话没说。
他记得清楚,张主任当初对他说的手术成功率,不是“很低”、“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九死一生!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张主任並不想给他做手术,他们没有把握。
张主任是个好医生,他来之前就打听过,对方不会为了赚钱,就盲目给患者做手术。
但李宝河自己实在是不想再这样等下去了,他拖不起,也治不起。
那种等待病情恶化的恐惧,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他日夜难安,无法入眠。
他的妻子张桂芳也同样如此。
张桂芳紧紧握住沈默的手,眼中满是祈求:“沈医生,您看能不能再帮我们说说,让张主任给我们家老李做手术啊。”
“我们实在是不想就这么放弃,长痛不如短痛!”
“我们寧愿在手术台上搏一搏,也不愿意整天提心弔胆地等著病情恶化。”
李宝河也红著眼眶说:“沈医生,我知道手术风险大,可我真的不想就这么等死,您就帮帮我们吧!”
沈默点点头。
他並不知晓这些背后的隱情。
但也不妨碍他按照李宝河夫妇的反馈,再加上自己的专业意见,书写会诊单。
回到办公室,他拿起笔,在会诊单上斟酌著写著会诊意见。
內容如下:
“病史敬悉……”
“患者李宝河,中年男性,诊断为右侧顳枕叶胶质母细胞瘤……”
“结合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目前考虑患者现肿瘤復发可能性大……”
“患者手术意愿强烈……可择期手术,但需贵科评估手术风险,或行放化疗治疗。”
“……谢邀!”
会诊单写完后,沈默將单子递给张桂芳,示意他拿回给神外医生。
他叮嘱道:“你们別著急,我会诊单上已经详细写了情况,神外的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再行评估的。你们先回去等消息,別太焦虑,保持好心態对病情也有帮助。”
李宝河夫妇接过会诊单,看著单子上的字跡,千恩万谢地走了。
沈默望著他们的背影,心绪复杂,只望李宝河能有一个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