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更好的建议(2/2)
“小陆,你先说吧。”他最后將目光投向陆刚。
“额……”后者有些发懵。
医院临床科室內部的病例討论,一般按规矩,都是从小医生开始匯报病史,然后是上级(主治)医师补充,副高(副主任医师)提出自己观点,最后由主任拍板做出决策。
可陆刚昨晚根本没时间准备,光陪上级喝酒去了,现在头还晕乎乎的。
让他讲个寂寞啊?
好在沈默及时递给他那张“病情简介”,陆刚这才定了定神,开始照本宣科地念:“患者曾向荣,36岁,因体检发现右侧睪丸占位入院……”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手术外伤史,未婚未育,无家族史……”
“小沈,你怎么看?”孙新民等陆刚匯报完,点了点头,又问沈默。
“主任,我觉得目前虽然影像学上难以完全区分精原细胞瘤和淋巴瘤,但从患者的年龄和病史来看,精原细胞瘤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沈默早有准备,胸有成竹地说。
“因为精原细胞瘤多发於青年男性,进展较缓慢,多以单侧为主;淋巴瘤则好发於老年男性,生长较快,易伴有全身症状,且双侧相对多见。”
孙新民和崔勇暉同时暗暗点头,却並未言语。
这些理论知识对於资深肿瘤科医生来说,或许並不难,但对於刚毕业的小医生来说,已经不容易了。
当然他们也知道,这也不排除是沈默提前做了充足的功课,但开卷考试就能一定满分吗?显然未必。
沈默条理清晰地继续说著:
“另外,昨晚我查了些最新的文献资料,我们还可以先完善一些其他罕见的肿瘤指標检查,比如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看看有没有新的提示。”
“文献显示,约10-20%患者的 hcg(通常反映女性妊娠指標的数值)会轻度升高,这个检查特异性较高,鑑別能力也较强。”
“可以有效鑑別精原细胞瘤和淋巴瘤。”
崔勇暉眼底闪过一丝恍然,这是一个新知识点,起码不在教科书上,他不会。
孙新民也暗暗点头,眼中讚赏之意更浓了。
“最后,为了明確诊断,我们还可以安排穿刺活检,这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只不过这种方法有肿瘤扩散的风险,就看患者自己的选择了。”沈默最后总结说道。
“肿瘤穿刺確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扩散的风险虽然也有,但很低。”孙新民微微頷首,算是表態,隨即又侧目看向崔勇暉,问:“另外小崔,你这边有什么补充的吗?”
崔勇暉摸了摸下巴,如此沉思片刻,才道:“我没別的补充了,不过我就是琢磨著,这个病人是不是该继续在咱们科治疗?”
“当然,我的意思其实就是,是否需要联繫上转?”
“……”孙新民一听这话,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了。
科里本来就没多少病人,还上转,也就是转给上级医院,那不是虎口夺食,雪上加霜吗?
如果科室发展不起来,没有病人,不说院里会不会处罚,孙新民的面子上肯定会掛不住。
沈默和陆刚倒是不觉意外,两人对於崔勇暉和曾向荣的关係都有些了解,是喝出来的挚友亲朋,怎么会是用金钱和面子来衡量的。
“你想转去哪里?”孙新民意味深长地看了崔勇暉一眼,並未表態。
“云阳市一可以吗?”崔勇暉试探说著。
云阳市一是孙新民的老东家,曾向荣转过去的话,只要孙新民打个招呼,肯定能处理妥当。
而且那里也有肿瘤科,一旦曾向荣被確诊是恶性肿瘤,真要放疗化疗起来,也方便。
“云阳市一的泌尿外科水平一般,手术做得挺普通。”孙新民没有急著否定,而是说起了另外的事,“而且要曾向荣是真確诊精原细胞瘤,需要补充放化疗的话,那里的条件也不太好。”
他语气悠悠,嘴角微翘,接著又说:“除了那儿,我有个更好的建议。”
“哪儿?”崔勇暉忙问。
“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