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新的文章方向(2/2)
“你可就拉倒吧!”
一旁的潘国安却是脖子猛地一梗,脑袋高高昂起,像只斗胜的大白鹅,强调道:“那还不是我水平高,串葫芦的方式可是我提议的!要是没我这好主意,咱能成功?”
“那明明是我超声扫得好!”
“是我脑子灵光!”
“要是没我扫超声你试试?看你能穿出个啥样!”
彭文正把超声探头往台上一放,挑衅地看著潘国安。
“那没我这技术,你扫得再好也是白搭!”
潘国安毫不示弱,回瞪过去。
俩加起来超过130岁的老头儿就这样在手术台上吹鬍子瞪眼,互不相让,像两个爭抢玩具的孩子。
沈默在台上憋著劲儿偷笑,肩膀一耸一耸的,差点笑出声来。
不过见两人吵得差不多了,他便伸出双手在两人中间摆了摆,赔笑著劝架道:“两位老师都是业內顶尖的高手,缺了谁都不行啊!”
“彭老师的超声技术就像鹰的眼睛,潘老师的穿刺技术就是最锋利的宝剑,您们这是相辅相成,才能替无数患者排忧解难!”
潘国安和彭文正听了,同时昂首撇过头,然后又相视而笑。
哈哈哈哈~
趁著气氛舒缓,沈默主动提出了自己的请求:“两位老师,我还想问下,之前这里穿刺病人的资料都还有保存吗?”
他补充解释道:“我对穿刺技术挺感兴趣的,也想收集一些数据,一来是提高自己的水平,二来也想以此为资料发些临床文章。”
他用敬佩的眼神看著二老,又真诚地说:“就像彭主任刚才说的那个病例,就算放到大医院去,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
“如果咱们能通过文章宣传出去,一来可以给医学同道作为技术参考,二来也是您二位能力的有力证明!”
“文章???”
潘国安和彭文正同时震惊。
潘国安还算相对克制,只是高高地挑了挑枯藤老眉。
彭文正则像被雷劈中了一样,倏地瞪大了铜铃般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沈默,惊疑问道:“你说的是认真的吗?咱们这些操作也能发文章?这可不容易吧?”
“当然是真的!”
沈默重重点头,又补充道:“不过我得先收集完资料,回去对比一下业內同行的情况。要是咱们的操作有创新性或者参考价值,说不定就能直接发一篇sci。”
“就算已经有同行发过类似的操作案例,创新性稍逊,以您两位的操作数量,我整合一下资料,发一篇『大杂烩』式的回顾性研究,也非常不错!”
“当然了,只要是用二位的数据整理发表的,我一定把您两位的署名放在前头。”沈默特地强调道。
孙新民今天上午才跟沈默提过文章的事情。
他作为主任医师,云阳市一肿瘤科的前副主任,眼光还是有的,略作点拨,便让沈默意识到通过多例穿刺病例,发表文章,確实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不过这里面的“多例”,按道理来讲,一般少则百八十例,多则两三百例才算多。除非遇到那种罕见病例。
要是像孙新民说的那般一例例积攒,对於沈默来说,虽然也有意义,但太慢了。
趁著今日之机,他便正好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潘国安和彭文正都是老专家,手底下曾经操作过的病例到底做的好不好且不说,在这个量的基础上,只要能把它们既往做过的案例都统计合併起来,怎么搞都有学术意义。
“署名什么倒是次要的,我们都这把年纪了,也不稀罕那些虚名。”
潘国安摇了摇头,忽然颇有些高风亮节地说:“至於病例资料,小姚那边应该都有统计,等她忙完你可以跟她要,我会跟她打招呼的,这些都是小事一桩。”
彭文正见潘国安这么说,顿时瘪了嘴,像丟了的孩子一样不高兴。
不过口罩遮住了他的表情,他便也只是哼哼两声,有些隱晦地吐槽道:“也罢,既然老潘都这么说了,我也不是什么贪慕虚荣之人,不过反正他不在乎名字,那文章发表了,我的名字要在他前面!”
“你这老小子,真臭不要脸!”潘国安笑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