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保送?!(11500更新,求月票)(2/2)
真美啊。
真帅啊!
郎才女貌!
喷喷喷喷喷·
沈默敏锐地察觉到人群中那各式各样的目光。
但他並未在意,只是朝苏瑶礼貌地道了声谢,然后径直走到讲台旁侧,静候上场。
“今天我分享的是一例特殊案例一一颅脑神经胶质瘤的穿刺活检。”
沈默面容俊朗,剑眉星目,鼻樑高挺,嘴唇线条刚毅而又不失柔和。
他身著一身略显朴素的西装,非但没有减损丝毫风采,反而为他平添了几分少年般的书生意气他轻轻清了清嗓子,继续专注地说:“岛叶肿瘤,是颅脑深部肿瘤之一,如果要手术清除,操作极为繁琐,而且风险极大。”
“此外,岛叶对於人体认知,和机体平衡稳定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如果肿瘤性质为良性,患者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可以继续观察。”
“反之,如果肿瘤为恶性,那么还是需要儘早手术。”
“因为岛叶的恶性肿瘤一般是胶质瘤,而岛叶的特殊生理位置,加上胶质瘤难治的特点,使其临床治癒率,总体偏低。”
“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才能早治疗、早治癒———“
沈默上台,其实有个先天的劣势,那就是大家往往都会更专注於他的形象,而忽略了他讲述的內容。
长的帅的人都清楚,这种无奈和烦恼·有时候是无法避免的。
上天开启了一扇门的同时,总会关上別人的许多扇窗。
此时在场除了评委,还有十余名选手,五六十位观眾,大多是如此想法。
而评委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因此稍作走神之后,结合题目,还是多了几分兴趣。
“颅脑肿瘤穿刺活检之前倒是没注意,也挺有趣的。”张正平笑著对身旁的恭文良说,“不过这种个案报导,一般能拿的分数都不高,我只能儘量给个高分了。”
恭文良客气道:“是的,我师弟把这次论文投稿內容发给我导师看了,主任觉得挺好,才叮嘱我帮帮忙。所以张老,也请您多多指教。”
恭文良姿態放得很低,毕竟他才四十出头,张正平大他一轮还多。
“你放心,王主任的面子我还是会给的。”张正平点点头,没再说话。
“岛叶肿瘤穿刺?云阳现在也能做这么厉害的手术了么?”坐在偏主位的刘屹,想的却更多,
他侧头对身旁的大会主委薛楷主动问道。
羊城二院不开展脑肿瘤穿刺,因此张正平还了解不深,或者就算他了解,也不想接受。
但刘屹却知道的清清楚楚,哪怕是在中山二院,颅脑穿刺也是慎之又慎的。
只有那种方不得已的病人,比如颅內深部血肿,或者明显利天於弊的情况下,医生才会选择穿刺。
风险太大了啊。
更何况是这种岛叶穿刺!?
“嗯,我们云阳这几年发展的还是很快的有些青年才俊,也就隨之涌现出来。”薛楷哈哈一笑,眼皮子闪了闪,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回答。
他之前没细看,哪里知道沈默这匯报的颅脑穿刺活检,竟然指的是岛叶这种相对高危的区域。
“孙新民那老小子都快退休了,怎么也老来疯,尽干这些没谱的事!』薛楷没来由地胡思乱想到。
孟德昌就更直接了。
他盯著讲台,眼晴瞪得老大:“啊这—沈默?还真是他?”
“而且颅脑穿刺这项技术,王主任虽然也做,但他一个刚毕业的小硕士,懂个啥啊?”
台下思绪纷飞的功夫,沈默已经讲完了研究背景和病例摘要前戏。
他继续说道:
“我们经过了充分的术前评估,並且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
“当然,最坏也就是开瓢取了,好瓜坏瓜,一开便知“不过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在术前有个更准確的判断,也为后续治疗定下基础。”
“说的再准確点,如果恶性程度很大,咱们可能治不了,就得转去薛主委那儿了,到时候您可別嫌我们添麻烦啊!”沈默说著,还朝薛楷眨了眨眼,引得台下一阵轻笑。
薛楷脸色稍热,但还是挺直了身子,意气风发地回之以微笑,儼然一副主委好大哥的模样。
苏瑶在侧台亭亭玉立,玉腿修长,吸引了许多目光。
但她丝毫不在意,反而目光灼灼地看著台上的沈默,心想:果然认真的男人,最帅沈默继续有条不素地匯报: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图”他手持雷射笔,熟练地引导眾人视线,將自己的穿刺思路和过程,如抽丝剥茧般,一点点展示出来。
而且为了表达清楚,他也早已运用绘图软体,製作出了模擬的3d模型。
此时台下许多人才后知后觉,意识到岛叶肿瘤的难度和风险,竟然这么大!
他们纷纷交头接耳,传来阵阵议论:
“是不是真的啊?这么深的肿瘤,也能穿刺活检的吗?”
“而且他还这么年轻,这技术,靠谱吗?”
“要我说啊,肯定是抱大腿了,大概率是资深主任牵头,他就是统计统计资料,混个名字罢了。”
几位评委听著台下议论,暗暗点头,觉得所言甚有道理。
但他们转念又想:“自己也是行业內的小咖了,那到底要什么样的资深主任牵头,才能做这种穿刺啊?”
“反正在云阳这一亩三分地,怕是只有薛主委那个级別的人,才有把握了吧—“
想到这里,他们又不约而同地看向薛楷。
薛楷继续保持微笑~那笑容仿佛能包容一切。
苏瑶也继续微笑~眼神中满是对沈默的信任和鼓励。
沈默也听见了台下的议论。
他眉头微,当即加快节奏。
“当然,可能有些人会质疑我们的技术,这很正常·”
“不过自从我院开展颅內肿瘤穿刺技术以来,已成功为29例颅內肿瘤患者完成穿刺,准確率达100%,结果如图,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数据!”
“其中仅有一例患者术后出现肢体感觉异常,偶发类癲癇症状,但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其余28例患者全部穿刺顺利,没有后遗症,併发症机率小於3.5%!”
“此外,我们还有一例脑干出血患者,同样採用了穿刺引流技术,为患者抽吸了八成脑干血肿,为患者的救治贏得了宝贵的时间。”
“最后,我本人藉此项技术,在《med》投稿了文章,目前文章正处於revision状態—.”
“总而言之以上就是我的匯报內容谢谢大家!
隨著沈默匯报完毕,台下尽皆陷入了沉默。
呼吸都显得沉重。
他们纷纷心想:
100%准確率!
低於3.5%的併发症率!
脑干血肿穿刺!
《med》的revision!!
“是不是真的啊?”
“这数据有点离谱了啊?脑子还能这么玩的?诗人?”
“嗯一般人吹牛我不信,但吹成这样子的—我有点信了!”
“兄弟,你再看看资深主任能不能做出这个数据?”旁边还有人这般打趣道。
“滚””那人没好气地回。
而张正平呢,心情同样沉重——
哪怕他再不愿意接受,此刻也只能默默嘆了口气,心想:“还好还好,二等奖还有两名———
孟德昌则是眼睛瞪得更大了,跟甲亢似的。
他心中喃喃自语:“虽然这些颅內肿瘤,大多是浅表的肿瘤,但单凭这脑干血肿穿刺,哪怕是运气,也他娘的太牛逼了啊!”
刘屹轻咳两声。
他见沈默匯报完毕,台下鸦雀无声,都在震惊,便先接过话筒,有些感慨地说:“沈医生,年轻有为啊——”
“眾所周知,颅脑的肿瘤穿刺,就是在刀尖上跳舞,我一向不是很支持这项操作的。但不得不说,能跳成你这个水平的,非常少见。”
“年轻人,很厉害“
邓红先是位年近五十的女专家,平日见里多了草,但遇到沈默,她还是难免多了几分女人天生的好感。
她讚嘆地说:“而且这不仅仅是艺高人胆大,沈医生既充分评估了穿刺指征,又能做好穿刺失败的预案,並不是为了锻炼技术,而盲目拿病人练手,这一点,很难得。”
“哼哼——.”说到这,她凤眼一瞟某人,
,“可比有些劳民伤財的研究,要强太多了!!”
张正平老脸顿时一黑。
但他也不甘示弱,眼珠子一转,反而接过麦克风,笑眯眯地对沈默说:“沈医生啊,你现在在哪里工作?”
“张教授,我在新安县医院工作。”沈默如实答。
“哦,县医院啊,那里太小了,能够提供的病人也太有限了,”张正平坐正了身子,立刻露出慈眉善目的蛊惑表情,淳淳善诱道:“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来我们羊城二院工作?”
“而且啊老头子不才,今年刚好有一个在职博士生的名额。”
“如果你来我们医院,旁的不说,让你三年博士毕业,六年当上副主任,还是没问题的!”
在职博士!
副主任!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譁然!
这是什么意思?
赤裸裸的诱惑啊!
张正平虽然年纪大了,但也是羊城二院的资深教授。
他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
那意思也就是只要沈默点点头,从现在起,就能报送读博了?
这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