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刘玄德倒是个忠厚人吶(1/2)
皇帝作为最高的统治者,怎会不喜欢听一些好话?
那蹇硕、张让等宦官,之前把皇帝哄成什么样了都。
適当的拍马屁与夸讚是没错滴。
何青夸完接著讲道:“孙賁继承了孙坚的地位,成了孙家的新族长,作为上一任族长之子的孙策,心中肯定不满,人们常说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你孙賁不过是孙坚的侄子,又不是兄弟,凭什么你来继承?
不过孙家那时最重要的事情是安葬孙坚,而不是內斗爭斗,大家暂时放下偏见,共同安葬孙坚,然而孙家无法將孙坚安葬在老家富春县的祖坟,只能先安葬在曲阿,至於为什么回不到富春,可能跟当时的吴郡都尉许贡有很大的关係,这个许贡是孙家的仇敌。
从这里开始,就能与前面讲的接上了,同时孙家与袁术之间的缘分,將延续到孙策的身上,值得一提的是袁术到了扬州的寿春县以后,遭到扬州刺史陈瑀的反对,这个陈瑀是袁术表奏的扬州刺史。
袁术聚拢部族,最后將陈瑀赶出了扬州,陈瑀是徐州下邳世家出身,他是司空陈球之子,他有个族兄弟是陈登,此人颇有才能,陈氏与袁术就结下了仇恨。”
徐州下邳陈氏是標准的世家,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皆有很大的话语权。
陈珪、陈登父子更是力挺刘备接手徐州的推动者。
曹操得了徐州以后,陈氏不愿背井离乡,故而转投曹操,成了曹操在徐州的屏障,专门抵御江东孙氏。
何青起身道:“安葬完孙坚,孙家內部的分歧就出现了,主要是孙賁、孙策以及孙策的叔父孙静,袁术將孙賁任命为孙坚的接班人,而孙家的家底、旧部都在袁术那里,孙賁和吴景就准备继续投效袁术。
这两人回到袁术那里,很快替袁术打下了九江和丹阳两地,丹阳和九江可是会稽周氏兄弟的地盘,他们被孙賁击败后果断跑路。
往西去的孙賁和吴景为袁术征战,而南下的孙静选择归隱,后来不论是孙策还是孙权,都希望这位叔父出仕相助,都被孙静给拒绝掉了,他最后也死在了家中。”
孙静为何这么做,何青认为是因为孙家的分歧。
孙賁为孙静大哥之子,孙策是二哥之子。
孙坚三兄弟应当关係密切,况且两位兄长早逝,他这个当弟弟的恐怕很难受,同时也不愿看到家族內部爭斗,索性谁也不帮,归隱山林。
“孙策的选择呢?”刘宏听得很沉浸,本身就对孙策產生了好印象,如今特別好奇孙策的选择。
何青两手背后,面向外面道:“孙策没有归顺袁术,也不选择退隱,而是带著家眷老小去了徐州的广陵郡,他来广陵是为了找张紘,张紘我得说一下,他与弟弟张昭对汉室很忠心,二人后来都是孙氏的重臣。
曹操平定北方以后,准备南下,当时的孙氏已经是孙权接手,二张提议归顺曹操,投降朝廷,实际上二张一直是孙氏內部的投降派,当然,准確说应该是希望归顺朝廷,因为两人是徐州人,也忠於汉室,一直希望回归朝廷,可惜最后没能如愿,一辈子留在了江东。”
汉室倾颓,天下大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仍旧有不少名士忠於汉家与朝廷。
四百年的大汉深入人心吶!
刘宏得意的笑了笑,心里那叫一个舒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