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2)
何青去往长秋宫一事,当时就有人稟告给刘宏。
刘宏並未太在意,皇后在南宫的势力不小,却也仅限於南宫之內,政令到不了台阁。
意外的是何青主动过来將这件事如实说出。
不放在心上是一回事,何青的態度是另一回事。
刘宏满意何青的作为,故意打趣道:“你替皇后求情?看来你们姐弟情深啊。”
何青轻笑道:“姐弟情深谈不上,如果不是我因为特殊原因得到您的信任,恐怕皇后根本不会把我这个何氏的养子放在心上。”
前身入宫的时间可不短,何皇后真要愿意,前身不可能不升官。
一直当羽林郎,不就是为了监控皇帝的一举一动。
没有这档子事,何皇后永远不会看重“何青”,归根结底就是利益。
刘宏对於何青的回答很认同,当即问道:“她是让你替宦官求情的吧?我想想有谁...赵忠和郭胜?”
“是,赵忠和郭胜也在长秋宫,那赵忠真有钱啊,只要我能为他说情,他愿意给我千金。”何青並不意外皇帝能猜到,猜不到才不合格。
一个合格的皇帝,帝王权术不过基本。
连身边的宦官、妃嬪都无法驾驭,如何去驾驭满朝的大臣。
要知道皇帝是继承来的,而朝堂的文武百官,大多数是凭藉出色的能力,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袁隗、崔烈、荀爽这些天下名士,哪个没点本事?
如果皇帝是个不懂权术的人,终会被这些老狐狸玩成傻子。
汉灵帝的权术挺优秀的,藉助宦官力量夺权,对待桓帝的皇后竇后也没有赶尽杀绝,反而让她住在北宫之中享福。
至於王甫、曹节等老宦官,也是用完了立刻诛杀。
何青笑道:“陛下,御史台的改动和张让被杀恐怕让宦官们感到恐惧,您打算怎么处理赵忠?”
十常侍遗留下来的问题很严重,不妥善处理的话,容易宦官、士人两边不討好。
別看宦官依附於皇权而生,经过这么久的发展,十常侍的势力遍布各地。
二元君主制不单单在士人中存在,士人与宦官之间同样能够建立。
你汝南袁氏有门生故吏,人家张让也有门生故吏。
士人的体量太庞大,有人投奔清流,自然有人支持宦官。
刘宏想了想道:“赵忠和郭胜暂时不动,既然他愿意给你千金,那你接著就是,先拿高望开刀。”
何青有些无奈道:“以长秋宫在禁中的眼线,皇后那边肯定知晓我来到了云台殿,您不动赵忠,或许会给皇后带来一个错觉,那就是我说服了皇帝,我怕长秋宫以后经常来找我啊。”
“怕什么?有我在,没人能对你怎样,你儘管与长秋宫接触,况且你名义上是何氏的族人,与皇后走动一下对你没坏处,你总要娶妻生子吧?难不成要改回本姓?”刘宏兴致勃勃的看著何青。
何青一想也对,回去基本没戏,留下来总要成家。
何氏树大好乘凉,有这个一尊大佛在,別人不敢动他。
不过话又说回来,刘辩与刘协之间,皇帝更倾向於谁,这点至关重要。
將来刘协继位,何氏定然遭到清洗。
何青摇了摇头,想的太多了,就算汉灵帝在189年死,那也有五年的时间。
到时候是个什么状態,谁都无法预知。
“有陛下的话,那我就放心了。”何青心里悬著的心放了下来。
来之前多少有些忐忑,生怕皇帝动怒。
好在皇帝善解人意,认可的同时也理解。
何青长舒一口气道:“那我先回去了。”
“慢著。”刘宏站了起来。
“陛下还有什么事情?”何青疑惑的看著皇帝,心里不禁嘀咕。
不会又想让剧透了吧?
已经大半夜了,千万別问。
刘宏看出何青的心思,不怀好意道:“你就那么不想剧透?”
何青摇头道:“不,剧透的太多了,总得消化一下不是,况且我继续剧透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因为歷史已经改变,未来的那些事情大概率不会发生了。”
“谁说没有意义?未来的事不仅能让我明白一些道理,还能让我看清一些人的本质与品性,诸葛亮、陆逊、周瑜、荀彧,这些人你都重点提及,现在我很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人。”刘宏笑吟吟的走下台阶,来到何青的面前,重重的拍了拍何青的肩膀。
何青人麻了,真不该来云台殿,就该等明日再来。
这下好了,皇帝显然是好奇心大起。
不满足对方的好奇,今夜恐怕別想睡觉了。
何青嘆息道:“好吧,陛下想听谁的?”
“你说诸葛亮是后世人臣的典范,就从诸葛亮说起吧。”刘宏转过身走回台阶,將刚才手写的东西拿起来。
让何青继续剧透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他把何青重点提到的人都记了下来。
只不过何青恰好这个点过来,索性就问一问诸葛亮等人的事跡。
用何青的话来说,诸葛亮、陆逊、周瑜这些人在董卓入京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天下大势並非他们的舞台。
何青缓缓点头道:“在讲述诸葛亮之前,我给陛下念一下诸葛亮所写的一篇表文吧,这表文在我们后世被列入了课本之中,要求学生们背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