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开闸泄洪(2/2)
端午未至,还有两个月。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就要走完大起大落落落落落的一生。
若是有飞机高铁,郑兆安肯定会缠著郑泌昌,赶到云南永昌卫。
然而,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效率,郑兆安长了半岁,都不一定能赶到。
“浪淘尽英雄~”
郑兆安继续唱道。
“不要唱了,你这是在自毁前程!”
海瑞挥退周围人等,告诫道。
周望等人,在郑兆安要一些空间后,便早早离去。
他要和海瑞说什么,他们不感兴趣。
他们要做的,是设宴庆祝,不醉不归。
成功阻止海瑞炸坝,不用担心乌纱帽不保。
杨慎干了什么,海瑞很清楚。
当年的“大礼议”事件,人头杀得滚滚,永定河都飘满了屁股。
“是非成败转头空~”
郑兆安没有理会海瑞的告诫,而是继续唱下去。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郑兆安气息不稳,咳嗽两声,终於將上闕唱完。
海瑞见阻拦无效,便任由郑兆安將下闋也唱完。
“你可知,我若上疏,你便无缘仕途。”
海瑞待郑兆安唱完,过了良久,整理好情绪后,柔声道。
“你觉得,你是这首歌里的谁?”
郑兆安反问道。
“我一小小知县,算不得什么英雄。”
海瑞嘆息一声,他渴望成为英雄。
但朝廷腐败,民不聊生,他做不了英雄。
这首歌里,只有两种人,一个是英雄,一个是渔樵。
海瑞自认为不是英雄,那便是渔樵。
“我辈皆渔樵。”
郑兆安也认下这个身份。
郑兆安不想给他讲得更透彻,没有必要。
“孩子,好好读书,报效朝廷。”
海瑞拍了拍郑兆安的脑袋,鼓励道。
“不,我要好好读书,报效民眾!”
郑兆安抬起头,看向满脸沧桑劳累的大明神剑,纠正道。
“啊哈哈哈,好好好,报效民眾!”
海瑞笑得很开心。
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孩子,是把圣贤书读到心中去了。
水位下降得很快,毕竟一条江被加速成了十条。
天公作美,连绵阴雨,总算稍作停歇,还放出了蓝天白云。
然而,和大明神剑在一起,没太多的话要谈。
郑兆安担忧海瑞的五大定律,海瑞也不想与郑兆安有过多牵扯。
他已经自报家门,郑泌昌之子。
海瑞只知道,郑泌昌是严党,其他所知不多。
不过,他还是试探著问了一句:
“你可知毁堤淹田?”
郑兆安没有回答,也没有动作。
就像是大人问了一个超级难题,让他瞬间过载。
海瑞见郑兆安这般表现,转身离去。
他喊来挥退的人员,安排日夜值守,隨时匯报情况。
这几日,他一直守在堤上,就是铁打的人,也要被磨成剑了。
將这边的事情处理完毕,郑兆安便不用那么著急返回。
可端午汛並未过去,这里需要一个人坐镇。
很快,接替他的人来了。
郑泌昌再三思虑,还是决定把唯唯诺诺的高翰文派过去。
虽然他主抓改稻为桑,而且头茬蚕丝已经上市,改稻为桑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
然而,二茬、三茬才是大头。
只有將之保下来,银子到了嘉靖的口袋里,才能確认改稻为桑的成功。
可以这样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而他们已经將进度拉到了九十九里。
如果说,最后十里最艰难,那么最后一里,决定著事件的成败。
將端午汛控制住,保住桑苗,就是保住二茬、三茬生丝供应。
也没什么可交接的,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
郑兆安没有接受周望等人的接待,坐上马车,晃晃悠悠,返回杭州府。
只是,郑兆安来不及歇脚,回到郑泌昌书房復命。
“手心伸出来!”
郑泌昌手持戒尺,神情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