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瓦解学派从质疑圣人开始(2/2)
能遏制住儒家扩张的法子,那会是什么呢?
他脑海中掠过一抹灵光,但还没来得及细想,就听到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儒家势大,连庆帝都没成功將他们料理,反倒是被儒生们的衣炮弹迷惑,任由他们继续发展。】
【罗青云又会提出怎样的策略,让儒家所向披靡的势头消减呢?】
【他向刚刚继位的顺天圣皇帝陛下当面上书,希望能广邀儒家学派的儒生们办场文会,请他们自己解惑。】
【咱们顾哥听完了罗青云想解的疑惑,果断大手一挥,表示应当张榜將这群习得儒家经典自詡能代表这个学派的儒生都召集过来。】
【他想也挺想解解惑。】
【很快陛下欲召集天下儒生解惑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飞向靖朝各个郡县。】
【儒生们欣喜若狂,他们没想到这位效似先帝的皇帝陛下,居然对儒家感兴趣!】
【甚至撇开百家,只给他们儒家发了求贤令!这是何等的荣耀!】
【儘管他在皇子所的时候並没有展现出对儒生亲近的举动,但万一那时候尚且是九皇子的圣上怕被人针对,所以表面看上去在韜光养晦,实则偷偷学习儒家典籍呢?!】
【儒生们云集响应,纷纷表示要去洛阳城给顺天帝解惑,待给皇帝陛下解惑的那天到了,聚集在宫门口的人山人海,差点影响了前去上朝的文武百官。】
【不过顺天帝早有预料,將这批满心激动的儒生引进了偏殿,打算在早朝结束后接见他们。】
【开完早朝后,顾秦並未让文武百官下朝会衙署,而是直接宣儒生们上朝覲见。】
【然后,就出现了在史书里占据足足五行的那场改变儒家学派走向的对话。】
【罗青云的问题其实换个角度有些诡辩,但足够有效。我经常能看到语言类up主表示跟罗青云学习吵架技巧,因为这场请教的主旨跟吵架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简单,八个字可以概括——不要陷入自证陷阱。】
【如果罗青云提的问题,只是普普通通的灾异是否与君主的德行掛鉤这类,儒生们恐怕连思考都不用就能给出答案,是!】
【就算罗青云不顾自己脑袋继续提出更犀利的问题,譬如靖元年间灾异频发,难道是因为先帝德行有亏?儒生们都能想出百八十个理由狡辩,譬如先帝未必是德行有亏,但得位不正,遇到灾情没有很好地拨发賑灾粮食,没有把税赋全部减免等等,所以导致天道不断用灾异示警。】
【罗青云就算再怎么辩解先帝做的已经很完善了,除了晚年病危导致对朝堂控制力减小,没有料理掉群魔乱舞的皇嗣,也无法证明庆帝做皇帝其实不赖,远不至於老天爷看不下去。】
【这种无法证实,且无法证偽的问题,会让痛击儒生的解惑,陷入究极拉扯。】
【既然儒生们秉信遵从圣人书写的典籍,那就该质疑最源头的问题。】
【为什么孔夫子孟子他们能成为圣人?】
【这总不能因为是儒家学子们为了抬身价,自封的吧?】
【儒家自然有一套玄之又玄的解释,诸如孔夫子能成为圣人仁义礼智信,创造了能深刻影响歷史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因为他明晰了天地间的道理,是完美无缺的存在云云。】
【但罗青云却只说了两句话,击中了诸位侃侃而谈的儒生。】
端坐在眾儒身前的欧阳霖,有种不妙的预感。
他眼皮狠狠跳了两下,就听到天幕幽幽给出答案。
【他第一句便是孔氏三世出妻,对所谓的孔夫子的完美无缺进行质疑。】
【第二句便是孔子本人曾说过”述而不作”,本就体验了他本人对造神的方案,你们作为后继者却违背先贤的意愿。】
【罗青云的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为了让儒家学派凌驾於皇权之上將先贤捧得高高的,孔夫子他老人家,有答应做儒学的是圣人吗?!】
【可以说这两点,辩驳地儒生们囁嚅难言,但这些读书人里面毕竟有能言善道的,很快就反驳道,孔夫子已逝,你又怎知他不愿意?】
【这一句话出来,儒生就已经底气不足了,因为他们也很清楚这些年乾的就是神话先贤来抬高后继者身价的事儿!】
【如今被人大刺刺地点名,只觉得异常羞恼。】
【但罗青云要乾的就是当眾揭露孔子未必愿意成为所谓的圣人,並且抹去圣人的神圣性。】
揭露被儒生高高捧起的先贤是人,而不是神。】
【同时也並非完美无缺。】
【既然如此,那又怎么配被称为圣人呢?】
【然后,罗青云的燕国地图就到头了。】
【他直接表示既然儒家先贤不是圣人,並非完美无缺。】
【那他们这些儒家后继者,又有什么资格?谈何用所谓的德行约束君主言行呢?所谓的圣人还做不到,却要君主做到完美无缺呢?这难道不荒谬吗?】
儒生们面色骤变,眼眸震颤却愣是说不出辩驳的话。
孔氏三世出妻,確实是真的。
他们或许能狡辩圣人休妻跟德行並无干係,但他们捫心自问如今朝堂上文武百官宠妾灭妻都会遭御史弹劾,三世出妻,真的是轻飘飘一句只是休妻而已能带过的吗?
而且,“述而不作”確实是孔子的观点……
【这一连串发问,不仅能打得儒家抱头鼠窜。】
【还能让其余未来可能会被重用的百家,別妄想將先贤封圣的手法抬自己身价,试图让学派凌驾於皇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