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福星高照,衰神附体(1/2)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再从百家中萃取有用的知识,一同编写成教材,勒令儒生们不收任何束脩钱財免费教授给更多人。”
顾秦在这上面没有遮遮掩掩,对著面露恍然的皇帝陛下继续道。
毕竟对於他来说,胎教肄业水准的普通黔首提高了识字率后,方便未来他继位后政令铺开。
最简单的来说,如果朝廷將缴纳官粮的数额张贴在府衙门口。
凡是经过识字的平头百姓都知晓朝廷此次收缴的粮食重量,又有多少贪官污吏敢冒著风险继续行淋尖踢斛之事?
日后他抽到三熟的改良版占城稻,在洛阳城农庄实验过后,必定要推广至靖朝上下。
將郡县能分配到的粮种数额,並且严明此次分配粮种將以户为单位。
这些事宜通过皇榜昭告天下。
但凡乡里有一个识字的农人。
那官老爷们敢给自家农庄分多多的,给黔首们分少少的吗?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理想化,还未完全完善的初步想法。
不过这样做还还是有点弊端的,凡事皆有两面性,也未必能將此完全定义为弊端。
顾秦很清楚铺开教育,让老实木訥的普通黔首开民智,会让靖朝的统治没有原先那般坚实,若碰到庸君暴君王朝还会更轻易地被施行仁政的新兴政权推翻顛覆……
但是,靖朝国祚变短,关他顾秦什么事儿?
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管儿孙我享福。
若不是受限於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距离封建主义王朝的意识形態,想逾越到达彼端堪难度堪比攀登珠穆朗玛峰。
不然,顾秦也挺愿意等他过完皇帝癮,就一键切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可能对老登来说,有亿丟丟难以接受。
但顾秦对此感觉良好。
並不知道顾秦心中所想的庆帝用奇异的眼神,盯著面前尚未满十岁的小孩儿,咀嚼著从小九口中冒出来的这句话。
取其菁华,去其糟粕。
这八个字精准囊括了论语中所述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却远比那话更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糟粕指得是酿酒后剩余的残渣,菁华则是指得提炼出的珍贵精粹。
此句甚妙啊!
尤其是这还出自一个还未读过几日书的小童之口,皇帝陛下嘆服地深深凝望著面前的九儿子,只觉得他能成为千古一帝恐怕在冥冥之中早有预兆。
若是换成其他儿子,恐怕能想到的无外乎將这群儒生尽数驱逐出朝堂,流放边疆,亦或是手段更狠烈地將这帮学儒的都剁了,儒家经典尽数焚烧,並列为禁书。
但小九这主意,多妥帖完善!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你瞧瞧这话说的话漂亮,还能完美地解决靖朝如此之多的儒生。
儒家势大,还广收门徒。
眼下大靖的读书人又有多少人没读过儒学经典,又有多少人本就是儒门中人?
就算皇帝陛下再想对这群未来会异化成王朝隱患的先辈们出重拳,又能怎?
他总不能学著前人干焚书坑儒的事儿吧?
庆帝可不想留骂名。
所以令儒生们干教书育人的义务劳动,作为惩罚,就很符合皇帝陛下的想法。
顾秦甚至连其余百家该如何应对,都考虑进去了。
或许这就是生而知之?老天真是厚待小九啊!
既然小九连应对儒生都能给出这么精妙的主意,不如別让他在皇子所蹉跎岁月,直接入朝为官吧!
暂且不给安排实职。
但若有拿捏不准之事问问他可有想法,保不齐能拓宽思路。
想及此皇帝陛下面露笑意,抚掌称讚,“此计甚妙!小九,不如就由你来实施吧!”
顾秦嘴角微微抽搐,强忍著上前给老登面门来一拳的衝动。
试图將这破事儿推出去,“父皇,我也不知该如何实施啊……”
庆帝却很淡定。
“无碍,朕会多派些博士协助你编写教材的,至於后头安排儒生讲学之事,朕自有打算。”
皇帝陛下觉得藉此机会推广纸张,简直是妙不可言。
总之,这事儿就定下了。
他没忘记先前的打算,在小九面露难色时,给了这小子一个惊喜。
“小九啊!你既然参与靖朝首次编写教材,还是其中的总领,少不了劳心费力。朕对有功之臣也绝不会吝嗇,便封你为总裁官吧!日后还需勤勉才是。”
顾秦瞅瞅面前满脸期待,等待自己兴奋谢恩的老登。
他深吸了一口气。
不气不气。
就当是领导看在你干活利索的份上,给你再安排了两人份的活,还夸你能者多劳,不用太感谢他,而已!
顾秦离开了御书房,带著授官的圣旨。
他回到皇子所,將明黄圣旨丟给了蒲子安,没管对方惊讶愕然的表情,就冲回了寢室。
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干!
顾秦招呼小內侍端盆撒薄荷叶的净手水来,而后再让人送来靖朝祭祀时用的器物,还有各色香烛。
他换下沾染尘土的外袍,用温水將手洗乾净后,便屏退了眾人。
点开了系统光屏。
果然,苟住能贏的任务灰了俩!
顾秦感觉自己呼吸都不通畅了,都赖庆帝想一出是一出,八岁入朝为官?!这都直逼甘罗十一岁拜相了!
待到朝野皆知,日后还能完成个鬼的系统任务?
不行,得想想办法……
他手背在身后,在屋子里转悠了两圈。
並没有很好的思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