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我还能打十个(1/2)
第192章 我还能打十个
这话一出口,立刻有了反应。
南祝仁看到一个三十五岁上下的资深女老师回答道:“我刚来,薛老师倒是早就到了。”
另外一个二十五岁左右的年轻女老师则摆摆手:“我是因为今天有咨询,白老师是听说今天你要来特地过来的呢。”
原来是“薛老师”、“白老师”。
南祝仁心下点头,把外貌和称呼对上,嘴角不由地从社交笑容又往上勾了一个一点点弧度。
突然,两位老师的手机屏幕都一亮。
【叶老师:从咨询室出来就行,说明连续两小时的咨询让他很累了,急需放松。】
【叶老师:这才正常,正经咨询师谁愿意一直待在咨询室里面。我咨询结束之后,都是一秒都不想在里面多待。沙发再软,坐着也不如办公室的板凳舒服。】
【李老师:白老师加油,小南老师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被影响的时候。】
薛老师和白老师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就看到南祝仁径直走到自己的工位上,把手里已经填满了的咨询记录表抽出来,随后又拿过一张空白的新表收进自己手里的文件夹。
白老师趁机道:“小南老师,刚刚的两个咨询情况怎么样?”
南祝仁的表情明显是因为咨询带来了压力,白老师打算以这个话题为契机,顺势让他修改意见,减少咨询数量。
咨询师还是很会找切入点的。
南祝仁想了想,挑了些保密例外的话讲:“都还可以,一般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只是心理问题都不到的‘生活困惑’而已,都没够得上心理疾病的层次。”
同事之间的案例交流也是时常有的,南祝仁想着或许这两位老师也存了跟自己许久未见重新开始搭话的心思。
这种情况他见得很多。
从社交的角度考虑,他也没有太冷落两人——万一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呢?
“第一个来访者,是从小养成的思维模式因为环境转换不再适用,因此感到焦虑;然后可能还有些深层次的原生家庭问题。做起来感觉还不错,我自己甚至都能够从中获得一点疗愈效果。”
“第二个来访者,就是单纯的年轻人喜欢乱想,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问题,但——聊起来格外累。”
说着,南祝仁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薛老师顺势接上话题:“特别累?”
南祝仁想了想,道:“一开始我以为是类似‘亲密关系恐惧’之类的,但后来发现她的思维模式大体正常,没什么创伤经历,家庭条件也在各种意义上都很不错,整个人在咨询过程中也没有什么极端的负面情绪出现。”
“后来发现就是年轻人对‘结婚’、‘生子’等人生下一个阶段的疑惑吧。年轻人对于下一个阶段的生活没有经验,因此需要通过外界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但现在外界的信息又太多太驳杂,而来访者本身在这个阶段又不是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妥善梳理的,所以就纠结住了。”
“主要的咨询流程,就是想办法柔和措辞地进行了四十分钟的【教导】。”
对比庄俊哲那种目标明确、且配合度极高的咨询,第二个来访者对于咨询师来说可能反而更累一些。因为这类来访者思维更加活跃,话题更加多变,情绪起伏也更大,咨询的很多时候不是对咨询师咨询技能的检测,而是对咨询师人生阅历、性格、以及情绪稳定性的考验。
对于咨询师来说,解决一个能够用明确的咨询技法解决的“心理问题”,远比进行这种靠着个人素质辅导的“人生困惑”要容易。
两个咨询师老师一听南祝仁的描述,立刻就懂了。
白老师顺利抓住自己引导出来的话头:“既然这样,接下来——”
话音刚起,白老师的眼前却只剩下了南祝仁的背影。
年轻的咨询师在放下手里的东西之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办公室,朝咨询室。
白老师:???不是说累了要在办公室休息一会的吗???
薛老师连忙挽留:“南祝仁不多休息一下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