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程慧:瞳孔地震(1/2)
第209章 程慧:瞳孔地震
就此,程慧的问题已经明了。
陈捷之死,对于程慧最直接的影响是【过度自责】。
根据程慧的自述,她将陈捷情况恶化的责任,以及最终自杀的部分、甚至说绝大部分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这种【过度自责】,自然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
说得稍微冷漠一点,一个人在路上看到老人出车祸摔倒在地,不敢上去搀扶,从而导致老人最终死去——那能够说就是这个人把老人杀了吗?
显然是不能的。
按照程慧的自述,有一点没有错——她和其他的几个室友,确实没有无微不至地照顾陈捷的义务。
能够在上课、吃饭、日常活动等等时刻对陈捷进行关注,同时为了陈捷去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生活状态。
这些已经属于很体贴的改变和迁就了。
在长时间和抑郁症相处之后,抑郁症患者身边人的心态和行为发生改变,也是完全合理、完全能够去理解的。
由此也能够看出对来访者家属关注的重要性。程慧等三个室友仅仅和陈捷相处没多久,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那么,那些经年累月照顾来访者的真正的家属,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有没有可能因此再制造出一个来访者、乃至于患者出来?
那些具备“传染”性质的精神疾病、乃至于有着“遗传”特质的精神疾病,是不是都和这有着关联?
这一直是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
把话题重新拉回到程慧的身上。
总结一下她的情况。
她是因为【过度自责】而对陈捷之死无法释怀,进而让亲历了陈捷之死的自己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即ptsd。
同时,因为ptsd对生活的进一步破坏,让程慧出现了种种的并发症状,比如她一进门就展现出的【抑郁】心境,就是由此。
一条完整的逻辑路线被南祝仁整理出来。
虽然和陈婷一样,程慧的情况也归属于【ptsd】,但她们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
陈婷的因素大多是【现实】性质的——是王安在一直施加压力。
而程慧相比较而言,能够改变的现实因素就几乎没有了,都是【认知】方面的问题。这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幸运。
那么,针对程慧现在的这种情况。
该怎么进行干预呢?
“针对你现在的情况,有一个叫做【合理情绪疗法】的方法很适合你。”南祝仁道。
理论上来讲,就认知方面的问题,【合理情绪疗法】经常是首选。
比如程慧这种【过度自责】的不合理信念的情况。
首先,可以往【陈捷情况失控的主要责任方是父母和辅导员】
或者,可以从【你确实没有责任和义务】
【你已经做到了自己范围内的最好】
【与其对过去无法释怀,不如着眼现在或者未来更好,比如去慰问陈捷的父母】
以上几个方向去纠正不合理信念。
南祝仁在这次咨询中,只要指导程慧学习这种方法,之后哪怕程慧独自的时候也可以用。
“不过——”南祝仁看着程慧的状态。
他还有一个新的想法。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来访者,尤其是程慧这种情况,其实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由一名或多名专业指导者带领,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来达成疗愈效果的方式。
很多影视剧作品中都有这么一段剧情:把一堆有相同问题的人聚集在一起,围坐成一圈,彼此分享自己最近的生活经历、情绪感受、思想感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