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背后的原因(1/2)
第417章 背后的原因
失眠和记忆力难以集中吗?
范围太宽泛了。
好多问题都能够引发这两个问题。
抑郁可以,躁狂可以,焦虑可以,应激可以,连厌食都可以……
“我明白了,看样子你确实有很迫切的需求。”
南祝仁用“了解情况了”的表情点了点头:“不如让我先了解了解你怎么样?怎么称呼?”
“那些资料上面不是都有写的吗?”来访者皱起眉头,示意了一下南祝仁手里拿的文件夹,又道,“是这样,你可能有些误会。我不是说来找人聊天的,我想要获得帮忙。”
“我是失眠和注意力难集中,我希望你能够教我一些快速入眠的技巧来帮助睡眠,或者什么类似清空大脑杂念的办法来让我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你们心理咨询应该有的吧?我上网查过,类似什么冥想、自我催眠之类的。”
有没有?
还真有。
但咨询的流程不是这样的。
“我很能理解你现在迫切的心情,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对于日常生活的干扰确实很大。”
南祝仁先用了一个带着【共情】的【反映】。
然后他用了一个比喻:“但就好像是感冒一样,病毒性的感冒和风寒性的感冒,它们的症状很类似,但是致病因素却不一样,用药自然也不一样。”
这里南祝仁采用的是医疗方面的比喻,这在通常的咨询中使用的时候是需要谨慎的。
因为很多来访者很忌讳自己的问题被说成“病”,讨厌自己被当做“病人”看待——这又是一种污名化的问题。
南祝仁此刻,在运用完医疗比喻之后,稍微观察了一下来访者——对方没有被冒犯的感觉。
那之后可以大胆一点了。
南祝仁继续道:“因此我需要知道你的具体情况。你去医院里面,医生也要问你最近几点睡、什么时候吃饭、一天都吃些什么的吧?”
在来访者开口之前,南祝仁又道。
“而且,心理咨询是一对一的咨询服务,用医疗类比的话就是私人医生,也是因此显而易见的——收费贵。”
“我相信你也希望自己能够让自己的咨询费到该的地方吧?”
这一串话的条理相当清晰。
来访者脸上的口罩鼓了鼓,应该是对方用鼻子长出了一口气。
“那现在做什么?自我介绍?”
南祝仁换了个说法:“不如说是让我能够‘更了解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什么都行。”
“行。”来访者答道。
“那首先——老师好,我也姓南,叫做南志昊。”来访者说着貌似尊敬的话,身体却还是保持着抱胳膊靠在沙发里面的姿势。
甚至因为靠的时间太长,他的身子还往下滑了滑,因此显得更加吊儿郎当。
“说起来,我离开老家之后,南老师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也姓南的人。”南志昊道,“这个姓在外面似乎挺稀少的。”
“但是在我老家,有一个村子就叫做‘南宅村’,里面的人几乎都姓南。”
这段话看上去不着边际,但是咨询过程中没有“无用”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