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巧逢机缘,会双美(1/2)
车像一颗出膛的子弹,“嗖”地一下就到了大领导家。大领导正精神抖擞地站在门口,那模样,就像一颗挺拔的青松。他一眼瞅见我下车,目光瞬间就被我手上那块“永恆之约”手錶勾住了,就像小猫看到了毛线球,一下子来了兴趣。
他眉毛轻轻一挑,眼睛里闪烁著好奇的光芒,追问道:“柱子,这表哪儿买的呀?可不一般呢!上边有年月日,还有啥特別的地方,快给我讲讲。”
我笑著回答:“伯伯,这表可是我亲手做的。表上做了万年历设计,不过呢,得每年 3 月 1 日校对一次,这样时间才准。我这是为了我和瑛子的爱情,了不少心思呢,就当是爱情的『小信物』啦。”
大领导摸著下巴,眼睛放光,说道:“柱子,这可不是个简单玩意儿。你再好好琢磨琢磨,这手錶能不能量產?要是生產能成规模,说不定能给国家工业发展帮上大忙,就像给火车加了燃料,跑得更快!”
我略一思索,自信满满:“我觉得行。只要解决点技术小问题,优化下工艺,大规模生產没啥问题。我也在一直改进呢,说不定以后这表能像星星一样,遍布全国。”
“柱子,有时间写个可行性报告,再把图纸给我。这项目要是运作好,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还能推动咱们国家相关產业发展,前景可不小,说不定能成为工业界的一颗『新星』。”大领导一脸认真地说。
“好的,伯伯。我明天就把可行性报告和图纸给您拿来。伯伯,我有个小请求,能不能不生產我手上这种,这是我单独给瑛子的。我会设计个更好看的外形给国家,就像给国家定製一份特別的礼物。”我赶忙补充道。
“没问题,你把外形设计和相关技术一起拿来。你其他的几个技术我也会安排人评估,看看能不能综合起来,然后在那几个有合作意向的国家给你申请专利。好好干,年轻人,国家就需要你们这些有想法、有干劲儿的青年,一起为建设社会主义出力。”大领导拍了拍我的肩膀,满是鼓励,那力度,仿佛要把他的期望都传递给我。
“谢谢伯伯。我一定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我连忙感激地回应道,心里就像燃起了一团火,充满了干劲。
告別大领导后,我离开了他家。此时,阳光正好,暖烘烘地洒在身上,就像妈妈的手轻轻抚摸著我。我一看时间,已经下午三点左右了。我漫无目的地走著,不知不觉就到了陈雪茹的裁缝店门口。
我站在门口,心里犹豫著,就像一只在十字路口徘徊的小蚂蚁。突然冒出个念头:雪茹前段时间不是说要请我吃饭嘛,我不如把徐慧珍也叫上,咱们好好聚聚。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想到这儿,我心中一阵雀跃,从空间拿出新鲜蔬菜和猪肉牛肉,这些食材可是我在精心照料下培育、挑选的,品质超棒,就像一群等待检阅的士兵。
我兴致勃勃地朝裁缝店走去。一进店,就看到陈雪茹正低头裁剪布料,手法嫻熟,布料在她手里就像听话的孩子,乖乖地变换著形状。看到我拎著大包小包进来,她脸上立刻露出惊喜的神情。“柱子,你怎么想著来啦?还带这么多好吃的。”她一边说著,一边连忙上前接过我手中的东西,眼神里满是关切与喜悦,就像看到了久別重逢的亲人。
我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雪茹姐,我寻思著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来你这热闹热闹。你看你平时对我那么照顾,我也没啥好报答的,就带点东西,咱好好吃一顿。我还想著把徐慧珍姐也叫上,大家一起聚聚,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陈雪茹笑著白了我一眼,说道:“就会贫嘴。不过你能来,我可太开心了。慧珍那丫头閒不住,肯定乐意来。我这就去叫她。”说完,她就风风火火地跑出去叫人。
没多大一会儿,陈雪茹就把徐慧珍从小酒馆唤了出来。徐慧珍身著简单大方的碎布衫,虽然不华贵,但乾净整洁,透著一股朴实的美,就像一朵盛开在乡间的小野。她微笑著走过来,微微欠身,说道:“柱子来啦,真是稀客。快进来坐。”
我连忙笑著回应:“慧珍姐,好些日子没见,您还是这么精神。今天冒昧来访,还望別嫌弃。多亏雪茹姐去叫您,不然我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和您聚聚呢。”
徐慧珍轻轻摆了摆手,说道:“柱子客气啦,快进屋坐。这年头,大家都忙著建设社会主义,难得有空聚聚,你就別见外,就当是回自己家。”
走进屋里,屋子布置得温馨又雅致。陈雪茹忙著去厨房准备饭菜,我在客厅坐下来,和徐慧珍閒聊起来。我们聊起了最近大跃进的成果,又说到如今生活的变化,话题不断,就像潺潺的流水,源源不断,聊得十分投机。
“柱子,你最近咋样?工作还顺利吗?”徐慧珍关切地问道。
我点了点头,说道:“还行,就是最近接了个新项目,在厂里改进生產工艺,有点忙。不过我觉得挺有挑战性,也很有成就感。这也是响应號召,为社会主义建设出份力嘛,就像给社会主义的大厦添砖加瓦。”
徐慧珍微笑著说:“那就好,年轻人要多努力。现在国家正是发展的关键时候,咱们每个人都得贡献自己的力量。你这项目要是做好了,说不定还能成为厂里的先进典型,给大家带个好头,就像火车头带著车厢跑。”
我笑著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慧珍姐。我一定好好干。对了,慧珍姐,你家小酒馆现在生意咋样呀?听说最近还推出了新菜品,不少顾客都夸呢。”
徐慧珍脸上满是自豪,说道:“多亏大家捧场。现在大家都讲究生活品质,我这小酒馆也得跟上时代步伐。我最近学了几道新菜,客人反响还不错。而且现在大家生活好了,聚会、嘮嗑都愿意来我这小地方,我这也算是为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出份力啦。最主要是你提供的那些肉和菜。谢谢了柱子。”
这时,陈雪茹从厨房探出头来,笑著说:“你们俩先聊著,我去给你们露一手。”说完,她就哼著小曲儿进了厨房。
厨房里很快就传来锅碗瓢盆的交响声,伴隨著陈雪茹偶尔哼起的小曲,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就像一场热闹的音乐会。
又过了一会儿,饭菜的香味从厨房飘出来,丝丝缕缕钻进鼻腔,勾得人直咽口水。陈雪茹端著最后一道菜走出来,笑著说:“柱子、慧珍,咱们可以开饭啦。”
我们三人坐在餐桌前,眼前的饭菜色香味俱佳。翠绿的青菜鲜嫩欲滴,仿佛刚从田间採摘而来,叶片上还带著清晨的露珠;油亮的红烧肉泛著诱人的光泽,肉皮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瘦肉部分鲜嫩多汁,咸甜的味道恰到好处;色泽诱人的炒时蔬清爽可口,各种蔬菜的清香在唇齿间瀰漫开来。每一道菜都饱含著陈雪茹的心意,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就像一场味蕾的盛宴。
我们一边品尝著美味的饭菜,一边聊著天,喝著徐慧珍拿来的二锅头。这二锅头香气醇厚,入口辛辣,却別有一番风味,就像生活的滋味,有苦有甜。酒局过半,大家的脸上都泛起了微微的红晕,气氛更加融洽,就像冬日里的暖阳。
徐慧珍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脸色微微一变,说道:“柱子,雪茹,不好意思,我要先走一下,家里有点事。”
我看到她焦急的样子,关切地问道:“慧珍姐,家里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
徐慧珍脸上露出一丝窘迫,脸红地说道:“柱子,你別提了,这两天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奶水总是出不来,我家孩子没奶吃,我只能去郊外给她买点牛奶餵她。可现在去郊外买东西也不容易,我这心里急得不行,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