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红薯之父陈振龙(1/2)
【他是华夏最伟大的“小偷”!他是华夏古代的农业英雄!
他冒死偷回来的粮种,让华夏从明末七千万人暴增到清末的四万万人!】
【他就是华夏红薯之父陈振龙!】
天幕下所有人停下了动作,他们现在急迫想知道陈振龙偷来何物?
他们现在能不能得到,他们佩服刘直、宋大顺这些人的气节,他们就像戏曲话剧中的人物一样。
但更多的的百姓关心的是吃饭问题,仓廩足而知礼节,都吃不饱饭,气节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太虚无了。
秦始皇时期
“多少?四万万人?”
嬴政紧紧的盯著天幕,如今大秦也才一千万左右人口,此人到底偷了什么,让人口暴增四十倍!
“来人,找来地图,既然是偷来的农作物植株,看看在何处?”
“诺!”
如此植株能让人口翻4、5倍,关係到吃,饱饭的问题,大秦文武均双目死死盯著天幕。
如此神物,大秦必须得到他,不论他在何处!!!
......
【陈振龙出生於闽地长乐书香世家,年轻时曾考取秀才,后因厌倦科举考试,开始经商,时常往来於闽地和吕宋之间。】
【陈振龙发现吕宋当地种的红薯,味甜可口、饱腹感强,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煮、烤熟吃,而且连叶子也能吃,並且种植產量非常高。】
【红薯亩產可达二千多斤左右,比大明国內亩產仅有二、三百斤的小麦和水稻来说,简直是上天所赐的神物。】
【更让陈振龙痛心的是,这些土著野人种植技术粗糙,就这红薯都有二千多斤的產量。】
【陈振龙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原来征服吕宋的红毛鬼经常遇到粮米不足,於是引入了南美洲的红薯,在吕宋推广种植。】
多少?
清之前的古人们彻底疯狂,他们甚至不敢相信,互相之间印证自己是不是没有听错?
那些各个朝代的记录天幕的人,更是颤颤巍巍的笔都拿不动了!
天授神物!这些野蛮土著不懂得珍惜,还不好好的耕种!
“造孽啊,狗屁吕宋竟敢私藏如此神物,二千多斤啊,要有这產量,我的儿他就活下来了。”
“发兵,必须灭了这吕宋,胆敢窥视如此神物!”
埋首于田野的普通百姓们,紧紧的握住手中的农具,它可以是农具,也可以是武器,面对吃饱饭的诱惑!
隱藏在汉民族血脉中的战爭因素觉醒了,他们需要红薯,谁敢阻拦他们,那就打倒谁!
高宗年间
李治感觉自己的风疾直接好了,二千多斤的神物啊,大唐还能更上一层。
如今大唐就算是上好的水田,一年亩產也才不到二百斤,就这还是精耕细作的產量。
看看天幕吕宋那些野人粗糙的耕种手法,李治就算没耕种田亩,都有一股衝进天幕干掉这帮野人的衝动!
“传詔,问刘仁轨倭寇打完没?打完了迅速南下,去找吕宋带回红薯神物!”
传詔小太监拿到詔书之后,立马飞奔而出。
他生在贫苦之家,不就是因为吃不起饭,所以才进宫討一份活路,飢饿的感觉他至今仍然记得。
若是当年有红薯,何至於当进宫当太监,谁不想做一个完整的人啊。
洪武年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