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章 分房风波:鱼竿与房本的战爭(2/2)
刘海中一滯,他哪敢说开过大会?那不等於承认自己私下串联搞小动作?“这个……群眾议论嘛,我也是听到一些反映……”
“哦,议论啊。”杨不凡点点头,恍然大悟的样子,“那可能是我做得还不够好。不过二大爷,我倒是听说,您家光齐、光福哥都老大不小了,也都在厂里工作,听说您一直在为他们的婚房发愁?您是老工人,觉悟高,经验丰富,要不您去跟厂里反映反映,发扬发扬风格,看能不能把您那两间房匀一间给更需要的人?我想以您的威望,厂里肯定重视您的『群眾意见』!”
“你!”刘海中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指著杨不凡,气得说不出话。他怎么可能把自己家的房子让出去?杨不凡这是用他的话堵他的嘴,还把他家的窘境当眾点了出来!
“一大爷,”杨不凡没给易中海开口的机会,直接看向他,眼神诚恳,“您说得对,邻里团结很重要。所以啊,我爸拿到房钥匙第一时间就说了,等搬过去安顿好,这小院肯定要拾掇拾掇,种点菜。到时候,谁家缺个葱蒜辣椒的,儘管来摘!都是老邻居,这点方便算什么?对吧,爸?”
杨爱国正被儿子这一套组合拳打得有点懵,闻言下意识地点头:“对!没错!种菜,大家隨便摘!”他嗓门大,这一嗓子中气十足,倒是冲淡了几分之前的压抑。
易中海被噎住了。他本想道德绑架,让杨家让点实际利益,结果杨不凡轻飘飘一句“隨便摘菜”就给打发了,还显得杨家大气。他再纠缠下去,反而显得自己小气。
“至於贾奶奶家的困难,”杨不凡看向坐在地上的贾张氏,语气带著少年人的“天真”,“街道办王主任上次来了解情况,不是说了吗?符合条件可以申请补助,或者排队等厂里下一次分房?您这么闹,让王主任知道了,还以为您对街道办的工作不满意呢。而且,您这样坐地上多凉啊,棒梗,快扶你奶奶起来,地上寒气重,別把老寒腿坐犯了。”他不动声色地点出了街道办和贾张氏的老寒腿,既是提醒也是警告。
棒梗被点名,又气又怕,下意识地去拉贾张氏。贾张氏还想撒泼,但看著杨不凡那平静得有点渗人的眼神,再看看周围邻居眼神的变化(不少人觉得杨不凡说得在理,而且贾张氏確实闹得难看),再想到街道办王主任那张严肃的脸,那股子邪火莫名地就泄了几分,被棒梗半扶半拽地弄了起来,嘴里依旧不乾不净地嘟囔著,气势却弱了大半。
“好了好了,都散了吧!”一直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仿佛置身事外的聋老太太,忽然用拐杖顿了顿地,声音不高,却带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爱国家的房子,是厂里按规矩、按贡献分的!眼红没用!有那閒工夫闹腾,不如想想怎么给厂里多做贡献!不凡小子,你那鱼竿……弄好了没?老婆子可等著看你爹钓上大鱼来,给全院添点荤腥呢!”
聋老太太这话,四两拨千斤。既肯定了杨家分房的正当性,堵住了悠悠之口,又巧妙地把话题引向了“鱼竿”和“荤腥”这种更实际、更能缓和气氛的事情上。
“哎!老太太,快了快了!”杨爱国立刻接话,脸上露出笑容,“等搬过去,地方宽敞了,我好好拾掇那鱼竿,保管让您吃上鲜鱼汤!”
一场看似汹涌的分房风波,在杨不凡以退为进、借力打力、转移焦点、抬出规则和领导(街道办、厂领导)的连环组合拳下,加上聋老太太最后那神来一笔的定场,竟被消弭於无形。
几天后,搬家那天,杨家热热闹闹。傻柱帮著搬重物,阎埠贵也假模假式地过来搭了把手,眼睛却不停瞟向杨家收拾出来的旧家具(虽然杨家没打算扔)。贾家门窗紧闭,刘海中家也静悄悄的。
杨爱国意气风发地抱著一个被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物件——那是他的宝贝,杨不凡“研製”中的“四九城最强鱼竿”的雏形。
走到新家门口,杨爱国放下东西,深吸一口气,猛地抽出那根缠满了麻绳和树脂、造型古怪的“鱼竿”胚子,对著虚空用力一甩!
“嘿!新家新竿!开门红!”他豪迈地吼了一嗓子,声音在崭新的小院里迴荡。
杨不凡看著老爹孩子气的举动,再看看眼前这方属於自己的小天地,嘴角微翘。筑基修士的“大隱於市”,第一步,算是扎下根了。至於院里那些暗流?他神识微动,隔壁胡同老王家灶台上少了两头蒜的动静都清晰可闻。
“日子还长著呢。”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腹黑的光芒,弯腰抱起欢呼著冲向新家小院的妹妹囡囡,“走,囡囡,哥给你在新院子里扎个鞦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