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杨工的「手艺」有点神(2/2)
**小护身符与父亲的“职业病”**
看著妻妹开心的样子,杨不凡心里暖暖的。他又想起了父亲杨爱国。保卫工作有时也有风险,尤其是现在父亲升了副处长。
他找出聋老太太临终前留给他的那个旧木盒。里面是一枚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铜製护身符,样式古朴,上面刻著模糊不清的纹路。杨不凡筑基后的神识早已探明,这確实是一件低阶法器,核心处蕴含著一丝微弱的守护灵力,但已濒临消散,只能抵挡一次轻微的意外衝击(比如摔倒时的磕碰)。
“聊胜於无,但可以加强一下!”杨不凡来了精神。他要尝试修復並强化这枚护身符。
他调动灵力,小心翼翼地探入护身符內部。里面的守护阵纹果然已经残破黯淡。他运用《初级炼器术》中的“法器修復”法门,先以精纯灵力温养那丝残存的守护核心,再用神识引导灵力,如同最精密的绣针,一点点修补、加固那些破损的阵纹。最后,他还奢侈地注入了一丝自己的灵力作为引子,激活了整个守护阵纹。
修復完成的护身符,表面的铜色仿佛深邃了一些,握在手中,能隱隱感觉到一股沉稳安定的气息。
晚饭时,杨不凡郑重其事地將这枚护身符递给杨爱国:“爸,这是聋老太太留下的,说是能保平安。我…找人重新处理了一下,您贴身带著吧。”
杨爱国接过护身符,入手微沉,触感温润,和他印象中那个旧铜片感觉不太一样了。他身为保卫干部,警惕性很高,微微皱眉:“不凡,这…封建迷信的东西,我们…”
“爸!”杨不凡早有准备,一脸“科学”的严肃,“这不是迷信!这是…嗯…心理暗示!您想啊,带著它,您心里踏实,工作起来是不是更专注?反应是不是更快?这就跟运动员有个幸运符一个道理!是科学心理学的应用!再说,这也是老太太一片心意。”
杨爱国被儿子一套“科学心理学”砸得有点懵,再看看妻子穆青、儿媳沈曦月、孙女囡囡都带著儿子鼓捣出来的“玉佩”,囡囡还献宝似的把她的“恆温佩”给爷爷摸,说“暖暖的”。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驳了儿子的孝心,把护身符揣进了里衣口袋,嘟囔了一句:“净整这些没用的…不过带著就带著吧,省得你妈念叨。”
穆青在一旁抿嘴笑:“你就嘴硬吧,儿子一片心意。我看那护身符处理得挺亮堂,戴著精神!”
囡囡立刻拍手:“爸爸戴了好看!哥哥的手艺最棒!”
沈曦月也微笑著点头附和。
杨爱国脸上有点掛不住,咳嗽一声,转移话题:“咳,吃饭吃饭!嗯?这锅…今天燉的肉好像格外烂糊?”他下意识地拿筷子敲了敲锅边,发出清脆悦耳的“鐺鐺”声,手感似乎也特別厚实。
杨不凡低头扒饭,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可能是妈手艺又进步了,或者…这老锅用顺手了?”
穆青也疑惑地看了看那口锅:“是有点不一样…好像…更沉了?刷起来也感觉皮实了?奇了怪了…”
几天后,四合院里开始流传起关於杨家的一些“奇闻”:
* 三大爷阎埠贵眼镜片后的精光闪烁:“怪了!杨家的锅用了小十年了吧?看著怎么跟新买的一样光亮?那锅底,厚实得能当锣敲!他家难道天天换新锅?不像话!”
* 贾张氏在自家门口,酸溜溜地盯著杨家晾晒的、被杨不凡顺手用灵力加固过、显得格外挺括的几件旧衣服:“呸!肯定又搞到布票了!那衣服看著就结实,穿十年都磨不破!”
* 傻柱在食堂后厨,跟徒弟吹牛:“嘿,你们是不知道,我杨老弟那双手,神了!上次我家菜刀豁口了,他拿去『修』了一下,好傢伙,切骨头跟切豆腐似的!我问他咋弄的,他就笑笑说『磨了磨』…那能是磨出来的?我看他指定有啥祖传的秘方!”
* 后院的老实人赵大爷,冬天老寒腿疼得厉害,走路都哆嗦。杨不凡“恰好”路过,用稀释了无数倍、几乎只剩心理安慰作用的“活血散”(他参照丹方用普通药材试製的)粉末,加上一丝微不可察的【祛病术】灵力,给他膝盖揉了揉。结果第二天,赵大爷逢人就说:“神了!杨工懂点老方子,揉了两下,我这腿啊,鬆快多了!杨工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啊!”这更坐实了杨不凡“懂点偏方”的名声。
而杨家內部:
* 穆青摸著脖子上温润的恆温佩,冬天算帐手不冻了,心里美滋滋:“儿子这手艺,隨我!心思就是巧!”
* 沈曦月进山打猎,贴身戴著恆温佩,虽然不能御寒,但体感舒適度大大提升,让她在恶劣环境中能保持更好的状態,对丈夫的“小秘密”越发好奇和依赖。
* 囡囡则把她的恆温佩当成了最心爱的宝贝,睡觉都捨不得摘,逢人就说:“看!哥哥给我做的『小太阳』!暖暖的!”
* 杨爱国虽然嘴上不说,但那枚护身符一直贴身戴著。一次追捕一个小偷时,脚下打滑眼看要撞上尖锐的石台,他下意识用手撑了一下,手腕被硌得生疼,但预想中的骨折剧痛却没来。事后他擼起袖子一看,手腕处只有一点红印,而护身符贴著胸口的位置,似乎微微热了一下。他摩挲著胸口的护身符,看著院子里正耐心教囡囡“小仙女体操”的儿子,眼神复杂,最终化作一声低不可闻的嘆息,摇摇头,嘴角却微微上扬:“这小子…搞技术搞魔怔了,尽鼓捣些稀奇古怪的『实用小发明』…不过…还挺好。”
杨不凡听著院里院外的议论,感受著家人身上那些被他用“科学修真”手法改造过的小物件散发出的、只有他能察觉的微弱灵力波动,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坐在耳房里,面前摊开著《初级炼器术》玉简,目光却投向窗外四合院灰濛濛的天空。
“丹器符阵…修真百艺,原来还可以这样用。”他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桌面,“改善生活,守护家人…这不比打打杀杀有意思多了?看来这金丹大道,也未必非要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嘛。”
他拿起桌上那块赤铜矿,掂量了一下,眼中闪烁著新的光芒:“嗯…或许…可以试著给爸做个更趁手、更『坚固耐用』的…嗯…钢笔套筒?或者…给曦月打一把更轻便、更锋利、永不捲刃的猎刀?”
炼器改造生活,这烟火气里的修真路,杨不凡走得兴致盎然。至於那些“永不磨损”、“恆温”带来的小小“异常”,在四合院眾人眼里,不过是杨工“手艺好”、“心思巧”、“懂点老方子”的又一例证罢了。杨不凡深諳“大隱於市”的精髓,將真正的神奇,完美地藏在了“生活智慧”的朴素外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