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鹅城也有大奔了(1/2)
第177章 鹅城也有大奔了
鹅城。
1988年9月24日,中秋节前一天。
一大早,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队就从四面八方匯聚鹅城主城区,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此也体现出当下的中国大陆在海外的一个响噹噹的称號:自行车王国。
此刻,在鹅城本市著名的西湖百货大厦门前,和往常一样,还没到八点钟,就已经有数不清的市民排队准备进入商场购物。
每一个人都在向前张望,各个都是蠢蠢欲动,都在期待百货大厦的门能提前打开,好一股脑的衝进去消费。
这三四个月来,隨著物价闯关达到顶峰,无数老百姓后知后觉的发现,手里的钞票不值钱了以至於连著好几个月,很多人都在疯狂把手中的钱出去,兑换成各种电子產品、食物、衣物等。
根据后来国家物价局的《中国物价年鑑》中记载:“1988年是我国自1950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最大、通货膨胀明显加剧的一年。”
而物价闯关运动,从三月开始实行,十月宣告结束。
这一点,没有谁比林书平更清楚。
而作为林书平的父亲,林宝国也早就被儿子告知这几个月囤积的所有冰箱、电风扇等產品,都务必要在十月份到来之前,儘快脱手,原本林宝国还有些担心,因为在巔峰时期,尤其在八月份,
他囤积的冰箱足足有一千台。
可以说,整个鹅城的万宝牌冰箱存货几乎全部都在他的手里。
好在市场行情依然火热,碍於货幣不断贬值的原因,一千台万宝牌冰箱,从八月初开始,就以每天二十台以上的速度出售,之所以有这样迅猛的销量,全都是因为这几个月来,他手里囤积著整个鹅城所有的冰箱货源。
因此鹅城本地的另外两家万宝牌经销商根本无货可卖。
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房租、人工费等成本压力,没过多久他们便顶不住了,林宝国恰逢其会,便以极低的价格接盘了这两家经销商店铺。
因此在林书平离开的这四个月,林宝国掌控的家电產品门店已经达到了三家。
除了西湖百货商场专柜之外,还有步行街门店和开发区门店。
这三家门店都是正牌万宝冰箱专卖店,但除了万宝冰箱之外,像是彩电、电风扇、空调甚至是盒带放映机等等,在最近趁著市场大热,也都有售。
而这些家电產品儿乎都是当下的走俏货,
其中万宝牌冰箱更是硬通货,在两广一带,人们非常认可万宝品牌的冰箱,这导致每天一大早,万宝牌专柜、门店前都挤满了。
甚至高峰时期,每日定额的二十台冰箱,眨眼间便能售空。
目睹此情此景,林宝国没忍住又连续进货五百台冰箱,算上八月份之前售卖的冰箱,林宝国在这次物价闯关中,销售冰箱总数已经快要达到两千台。
而今已经到了九月末。
距离儿子提醒的时间还剩一周,林宝国目前手上的冰箱存货还剩两百台左右。
按照目前这个架势,这两百台明显也不愁销路。
特別是每天看到那么多的市民涌入商场来到他们专柜前拿出钞票下订单,林宝国有一种错觉,
那就是他如果继续下工厂下订单的话,依然可以如往常一样,大卖特卖。
尤其当下万宝牌工厂的工人们,已经加班加点的进行生產,工厂方面甚至派出专职人员跟林宝国对接生產和销售进度,这足以能证明工厂那边对林宝国的信赖与看重。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昨天,万宝工厂总经理甚至特地打电话过来,想要让林宝国鹅城总代吞下工厂刚生產出来的五百台万宝牌冰箱。
如果是在九月之前,林宝国还没准会一口答应。
毕竟市场太过火爆,別说五百台,哪怕一千台他也能想办法卖出去。
但他还是忍住了,直接拒绝了万宝总经理让他吞下五百台冰箱的要求,並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连续忙了快半年,我家里人有些撑不住了,准备这个月做完就暂时休息一段时间,不过我们三个门店都照开,只要市场有订单,我们就安排工厂立即发货。”
门店照开,有订单就发货。
至於囤货他娘的爱谁囤谁囤,反正老子不囤。
这就是林宝国目前的想法。
他相信儿子的判断,毕竟儿子曾经在市政府接待办工作,消息灵通的很,再者说他也不傻,也能看出来鹅城的冰箱市场已经快要饱和。
先不说其他品牌的冰箱销量,单单万宝牌这边,他就已经在这四五个月卖了將近两千台冰箱,
冰箱这玩意儿现在还是个稀罕货,动輒两三千块,普通人根本买不起,实属中產家庭標配。
但鹅城的中產家庭可並不多。
而能够在四五个月的时间里卖掉两千台冰箱,则完全得益於物价闯关带来的影响,这让不少人著急忙慌跟风去囤积、购买冰箱等家电產品,想要靠这些东西保值与理財。
但林宝国清楚的记得儿子临走前的交代物价闯关將会在十月初结束,相关政策即时发布,堪称一锤定音。
所有因为贪婪而囤积各种家电產品的商家,全都要被套住。
手里的货哪怕降价一半都卖不出去。
因为很多人家里已经提前吞了各种生活物资。
不仅有电器,甚至米麵粮油等物质,很多人十年都不一定能吃完。
那时候所有人都在等,等物资价格上涨,然后以高出原价的价格卖出去。
结果等了两个月都不涨价,
甚至不涨价都已经不错了,它特么的还降价,你说气不气?
在前世,林宝国就是被套的商户之一,囤积了上百台冰箱全砸在手里。
一个准万元户生生被无形的铁拳捶的鼻青脸肿,很多年都没恢復过来。
而这一世,有儿子的提醒,林宝国压根没有陷进去,很快就制止了自己的欲望。
他对自己的儿子自前是无条件百分百信任,
第一是因儿子凭藉一已之力进了市政府接待办,第二则是儿子搭上了政策的云霄飞车,在沪市挣了二十万。
相比较之下,我十八九岁的时候在千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