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外匯额度(2/2)
看来情报收集的有些不太详细,但他也属实没想到,香港同胞竟然喜欢看枯燥的中国史。
“我在香港写书,写《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为了宣传中国文化,也算是为97年香港回归做努力。”
林书平笑道:“如今大多数香港年轻人对中国歷史了解很少,通过观看《明朝那些事儿》,会让他们对中国歷史感兴趣,有助於提高身份认同感.””
张和生面色古怪,他看了一会报纸后,便合上了,但並没有还给林书平:“你的初心很好,港岛离开祖国这么一百多年,跟大陆离心离德也很正常,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可能,所以伟人才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如今你在香港书写中国文化,而且竟然传播有效,也的確算是立功了这么说,你是想在香港创建一家出版社?”
“那倒不是。”
林书平摇头道:“我个人写书是爱好,也终究精力有限,做不到每周每日里连载更新,但只要我的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我准备成立一家影视公司,由我来撰写剧本,拍成电影,藉此来传播中华文化。”
张和生有些听呆,这是他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相比较港台乃至国外的电影拍摄热潮,国內虽然也有製作电影,但大多数都由国家电影製片厂出资製作,私人製作不是没有,但寥寥无几,而且很多都不能上映。
张和生也是没想到,林书平竟然想要在香港实行弯道超车。
但很快他就回过神来,眉道:“这件事可没你想像中那么容易办到,首先香港不是大陆,那里的人文环境跟国內大相逕庭,最重要的是香港的社会环境目前是一个烂摊子,尤其娱乐行业,据我所知,那里恶势力堪称横行霸道,就算我要帮你,但放到香港,也根本发挥不出作用。”
林书平笑道:“资本社会都是以利益为最,张叔您放心,我在香港自有一套生存办法张和生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向上反应反应,如果有消息,我再联繫你,但当务之急,你首先要做的是保证第四趟货物的交接,一定不要有任何闪失。”
林书平立即道:“这是自然,如果有失误,一切损失都由我个人承担。”
现在他腰包鼓了,说话也硬气了许多,这点“仁瓜俩枣”他还不至於赔付不起。
喉,有点飘了。
酒足饭饱后,林书平便在燕京静等龙三龙四从黑河传来的消息。
由於有前三次的成功经验,这次龙三龙四前往哈尔滨、黑河检验货运,中途並没有出任何问题。
而且由於前两次都发生了恶性事件,这导致黑河海关、火车站在第四次货物进站出站时,都被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全程盯梢护送,並且海关门口三百米內全程戒严,许多看热闹的人也都站在三百米开外的警戒线之外,杜绝任何可疑人物。
但这可苦恼了武兆。
他原本打算这次也搭乘一下“便车”,但没想到整个黑河都被戒严,尤其是海关口岸,更是被多方瞩目,哪怕武兆有些关係,也不可能在眾目之下把走私来的摩托车全都放上去、卸下来。
放上去容易,毕竟是在苏联境內运输,但卸下来却难了。
尤其当武兆得知省里的媒体记者都特地赶过来凑热闹,武兆当即便打消了这个心思。
这一次,他在布市淘来的摩托车比上次还多,足足有三百多辆。
不过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走私摩托车,先前都是探路、试水。
接下来他就要走私苏联產的四个軲的汽车了。
汽车不比摩托车,占地面积大不说,还非常惹人瞩目,想要从火车站点卸货也根本不可能,所以只能走轮渡。
经过这半个月的经营,他所织下的关係网已经非常牢固。
但即便如此,武兆心里也非常犯嘀咕。
万一东窗事发,哪怕给他擦屁股的人估摸著也得割肉出血。
尤其当他得知最近香港那边突然查获了一批走私车之后,这就更加坚定了武兆儘快金盆洗手的想法。
就在第四批货物即將抵达黑河开始向苏联运输时。
另一边,林书平在京城也收到了张和生传来的消息。
由於目前外匯部对外匯资金管控严格,目前基本上是杜绝了个人外匯额度的申请。
如果是林书平自己按照规章制度去申请,他连两万美金的额度都申请不到。
但经由张和生出面,又有胡国伟胡司长电话游说,外匯部最终给予了林书平三百万美元的额度,按照目前1:3.75的兑换比例,林书平一共需要拿出1125万人民幣,才能获得这三百万美元。
这个额度,距离林书平心中的最低要求,只高了多么一点。
这笔钱,兑换成港幣,也差不多在一千万左右。
但蚊子肉再小也是肉。
更何况,这也不是蚊子肉,一千万港幣,放到香港娱乐圈,已经足够林书平去做很多事了。
比如拍摄《赌神》或《赌圣》。
但关於影视投资项目,很显然是要暂停一下的,因为资金有些捉襟见肘了。
至於具体如何使用这笔钱,还需要等林书平抵达香港后,进行具体的调研才能確定。
而剩余留在內地的一个亿,他准备先拿出一部分,在燕京、沪市、深城等地购置几套房產,做刚需使用。
他如今这样的身份,已经不適合在酒店居住。
至於剩下的钱,他也不会轻易使用。
他曾经吃了没有现金流的亏,所以接下来,他要把这笔钱儘可能的放在手里积攒,就算要拿出去流动,也要儘可能投资一些能快速回笼资金的项目。
因为下一个风口即將到来,没有现金流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