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道不必论高低(1/2)
与伏羲交谈一番,青梧便是感到了一种投缘之感。
这种感觉起初来自於伏羲这位老熟男那种成熟稳重的性子。
似乎是因为伏羲常年为女媧所操心,自然而然地沉淀出一种令人安心的气质。
而青梧也是如此,二者也是颇有同感。
同时,伏羲所修当中,有那音之一道,这也是无形当中给两者增添了话题。
二者却是展开了一场別出生面的以音律论道。
棲凤谷外的石亭当中,二人相对而坐。
伏羲取出一张古琴置於案几之上。
琴身通体如玉,却隱隱泛著金属光泽,琴弦非丝非金,竟是聚合星光凝练而成。
一弦一音,似乎都能引动周天星斗的共鸣。
青梧目光微动,这应该是那伏羲琴了。
难怪说伏羲与那有名的周天星斗大阵有著一定的关联,並且有传闻,此阵便是伏羲与帝俊一同参悟出来的。
“道友请看。”伏羲指尖轻拨,一道清越琴音盪开。
音波所过之处,草木竟隨之摇曳生姿,连山涧流水都改变了流向,与琴音形成和鸣。
这不仅是简单的音律操控,而是以音入道,直接沟通万物本源。
加上伏羲所主修的天机一道,通过这来自万物的声音,或许可以推演得到万事万物的发展轨跡,进而窥见部分天机。
不过,成於天机,却也局限於此。
掌握了太多天机,窥见了万物的声音,却不知自己內心的声音却是最难掌握,自身的命运也最难以推演。
这也难怪在原本的大势当中,任伏羲如何推算无双,却也难算到自己也会入劫的命运。
一曲奏罢,天河垂落,星移斗转,气机无限。二人周身已经是伴隨著各种异象產生了。
“妙哉!”青梧不禁讚嘆,袖中取出六根清净笛,“贫道也有一曲,请道友品鑑。”
青梧將六根清净笛横於唇边,一缕清音如潺潺溪流般缓缓流淌。
这笛声不似伏羲琴音那般引动周天星斗,却带著一种穿透人心的澄澈,仿佛能洗涤世间一切尘埃。
伏羲初闻此音,指尖还停留在琴弦之上,却忽觉心神一颤。
这笛声中蕴含著一种独特的“静”之大道——不是死寂的静,而是万物归真的静。
此外,那笛声似有清心消欲的能力,竟让他多年来推演天机积累的心力负担一扫而空。
在这清音环绕中,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內心深处最真实的模样,那个不为天机所困,纯粹追求大道的本我。
那颗因常年推演天机而蒙尘的道心,此刻竟在笛声中渐渐清明。
伏羲瞳孔微缩,琴弦上的手指不自觉地跟著笛声而动,与之一同合奏。
此时,他的琴音不再追求星斗共鸣,而是试著跟隨笛声的韵律,去寻找那份內心深处的寧静。
道不必论於高低,音律之道,重在“和”字,无论对於此道的理解是否有不同,也不管修为是否有著差距。
只要是双方心意相通,便总能找到一种奇妙的平衡点,相互应和。
此时此刻,二者却是达到了这个境界。
两种音律在空中交织,產生奇妙的共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