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桂系再起(1/2)
1953年6月1日,一架从东番起飞的客机正在向婆罗洲的坤甸。
白长官(小诸葛,字健生)看著窗外逐渐变得清晰的婆罗洲大地,感觉有些如梦似幻,他没想到命运会给他开了这么大的玩笑。
他再次拿出德公写给他的信,信里除了日常的关心,还有邀请他南下婆罗洲共创大业。
小诸葛在和自己的亲信商討后,决定自己带著一部分嫡系先南下婆罗洲看看具体情况,要是情况比东番好的话,他二话不说就会带著他在东番的嫡系部队以及他能说服的军队都带走。
小诸葛现在能自由行动,並且还能掌握一部分嫡系部队,甚至影响到已经被改编的部队桂系部队都要多亏於復兴军。
小诸葛在1949年12月30日飞抵东番后,光头表面上任命他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但实际剥夺了小诸葛的军权。
而小诸葛在东番的住所也被光头的特务严密监视,行动受限,被迫成为了閒人。
小诸葛带到东番的三万多人的桂系残部进行改编,在这个过程中,光头通过安插亲信、金钱收买、明升暗降等等措施,把小诸葛的亲信都调离重要职位。
改编后的桂系军队名义上由小诸葛统领,但实际指挥权由光头的中央军將领掌握,白崇禧仅保留他的警卫团,彻底失去独立性。
光头在架空小诸葛的军权后,还打算进一步清算小诸葛在政治上的影响力的时候,復兴军彻底控制安南並且和鹰酱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的消息传来,让光头非常震惊。
於此同时,光头也发现在金三角地区还有一支属於东番部队的时候,他想要反攻回去的想法又冒出来了。
在向金三角的东番部队增援的时候,他也放鬆了对小诸葛的控制,並让他前往安南与復兴军进行沟通。
而之后,復兴军相继占领澜沧、占城和高,復兴军在东番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以及鹰酱的提醒,光头只能想办法赶走小诸葛,不让他待在东番。
所以小诸葛带著自己的嫡系部队离开,光头的不会禁止的。
"德公,白长官的飞机来了!"
德公的警卫员指著突破云层的飞机说道。
"让所有人都准备好!"
"该好好欢迎许久不见的老友了!"
德公看著从飞机上慢慢走下来,头髮已经白了很多的小诸葛,心里很感慨,命运这个东西真的很奇妙。
在中原失败后,在老家的桂系部队又被李崇文掌握,德公只能以就医名义飞往港岛,隨后又前往鹰酱。
在到达鹰酱的时候,德公还对鹰酱抱著很大的期待,他试图用中原前政府的代总统身份爭取鹰酱的支持,但是华府对他十分冷淡,仅提供有限经济援助。
而在这个时候,李崇文德相关消息陆陆续续的消息传来鹰酱,特別是在德公知道鹰酱对李崇文的具体援助条件后,他打开了一扇大门,既然李崇文可以在东南亚打开局面,那么他也可以。
於是,德公带著一群老部下,凭藉鹰酱的少量援助开始招兵买马,在准备充分后,前往东南亚婆罗洲的坤甸。
但是,在来到坤甸后,他很快就发现这里的情况非常复杂,在这里的华人地位和数量都不如当地的土著。
德公当初还以为坤甸这里建立过兰芳共和国,这里的华人会非常多,这里的土著汉化程度会是最高的。
在发现坤甸这座城市不適合作为他们直接发展的起点的时候,德公在坤甸的郊外强制购买大量的种植园,同时僱佣了大量当地的华人后,暂时安定了下来,等待时机的出现。
同时,也正好带著老部下们搞一搞种植园,赚点钱,毕竟鹰酱的援助不多了。未来要是婆罗洲待不下去了,不管是去鹰酱、欧洲还是南华,要想在当地舒舒服服过日子,手里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要是真的有机会的出现,需要的资金就更多了,於是德公就这样带著老部下在坤甸整整割了两年橡胶,终於等来了属於他们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是荷澜人给他们的,
在德公带著大量人员来到坤甸的时候,就被坤甸的荷澜人发现了,不过荷澜人也没有做什么事情,只是让他们按时交税就可以了。
就在荷国人觉得自己留在荷属东印度的时间不多的时候,本著能捞一笔是一笔的原则,荷国人允许德公在坤甸跑马圈地,建立武装护卫队,只要德公给的钱足够多,那么荷国人甚至可以把驻军的所有都卖给德公他们。
现在德公他们已经在暗地里控制了坤甸,现在只局势有变,他们就可以举起大旗了。
这也是他写信给小诸葛的原因,德公他不仅需要小诸葛的军事能力,还有他在东番的桂系部队。
最重要的是小诸葛和南华的关係很紧密,他不仅和李文桂那个老傢伙很要好,而且当初在八桂的时候,李崇文那个小子能够以27岁的年纪当上一师之长,小诸葛可是出了不少力的。
荷国人迟早要离开的,鹰酱对他们的援助比较有限,现在只能靠南华的援助了。
"德公,许久不见,最近过得怎么样了!"
小诸葛看著德公那容光焕发,感慨道,权力果然是最好的良药,不管什么心理疾病都可以治癒。
"剑生兄,你能过来真的很好,我待会带你看看我们未来的国家。"
"相信我,你绝对不会后悔来到坤甸的。"
隨后,德公带著小诸葛看了坤甸的一切。
他看到城市被管理的井井有条,大量无主的土地,他看到艰苦训练的桂系子弟,他看到充足的武器弹药,这一切和当初他们治理八桂的时候,很像,真的很像,他看到了他们的未来。
"剑生兄,觉得怎么样,要不要留下!"
"我们在婆罗洲成立新的桂系!"
"我们在婆罗洲建立属於我们自己的兰芳共和国。"
回到府邸后,德公期待的看著小诸葛。
"德公,你还真是不服老,对政治还是不死心。"
"不像我,已经是个垂垂老矣的老头了!"
"你有那个精力,还不如仔细研究一下怎么多种一些橡胶,好让跟著你的兄弟们都过上好日子,这比什么都实在。"
小诸葛委婉的回绝到,他虽然觉得坤甸目前发展的很不错,但是这都是水中月镜中,德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披著荷澜人的皮,当荷澜人离开荷属东印度后,他们就会暴露出来。
"剑生兄,大爭之世,你就不想著出山!"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德公激动的向小诸葛问道,德公仿佛第一次认识小诸葛一样,他没有过往的精气神。
仿佛什么都安排好的老人,对於家里的所有孩子的情况都很满意,现在只想安静的度过自己的晚年时光。
"千载难逢的机会?"
"哪来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德公你不要忘了,婆罗洲是属於爪哇国的,一旦荷澜人离开爪哇国,凭藉你现在手里的一万多人的部队能挡住爪哇国的军队吗?"
在荷澜人离开荷属东印度的时候,德公他们將要面对的是拥有7000多万的人口和国土面积接近200万平方公里的庞然大物。
哪怕他们不是德公的对手,但是凭藉爪哇国的国力,拖也可以把他们这些人活活拖死,再说坤甸本来就属於爪哇国的一部分,爪哇的军队天然具有合法性和正义性。
"更何况,这一万多人的部队,只有2000人是来自八桂的嫡系部队,其他人都是当地的华人,当地的投靠过殖民者的华人有很多,他们是怎么样的,你还不清楚吗。"
小诸葛对东南亚投靠殖民者的华人是一万个瞧不上,这些华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当地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和力量,结果只知道给殖民者当管家,而这个管家还要被土著欺负,这也太窝囊了。
这些人也就只会压榨自己的同胞,兰芳共和国的灭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当然这些都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投靠殖民者的这些华人,每次都可以刚好躲过东南亚各国的排华运动和大屠杀。
在排华运动结束后,他们又迅速的回来,大量收购华人企业、商铺、房屋乃至土地,而这些財產的华人大多都被屠杀殆尽,或者损伤惨重后被迫低价出售。
这不能不让小诸葛深深的怀疑,这些华人在排华运动和大屠杀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哈哈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