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96號院终於收穫了(1/2)
分拣厂很顺利的按照著周三江的预期在前进,小孙是个很有想法,但又能够忍耐的人,整个厂子依旧是在周三江最开始安排的路线上前进,利润不高,厂子养的人却在增多。
其中一半是退伍后过得不如意的老兵以及军烈属,还有一半是当地以及周边的特困群体。因为回收员和分拣工对技能的要求不高,对体力的要求也不高,妇女儿童、老有病残都能干,算是街道上最受欢迎的工厂了,往日里街道上有著为数不少的特困群体,工作工作安排不了,临时性的工作也没有多少收益。
隨著分拣厂的壮大,最开始获得回报的就是六道口街道办,辖区內的特困群体有一个算一个,除了极少数確实是完全没有行动能力,瘫痪在床,或者是智力有著严重缺陷的,基本上分拣厂都要了,之所以在这里要用有著严重这个限制,是因为如果只是轻度缺陷的话,分拣厂也没有挑剔,都是照单全收的。
这个厂子一开始的方针就是儘可能的为特殊群体,弱势群体提供工作岗位,所以那些智力水平略低於常人的,也都被安排了分拣工的岗位,在经过了简单的培训,以及有著师傅和班组长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也能上手。
正因为分拣厂的存在,整个六道口街道办在东城区都是极为特殊的存在,可以说是让其他街道办嫉妒的眼睛都红了,其他人还在为辖区內的困难群体四处化缘募捐才能保证不饿死人的时候,六道口这边已经自给自足,甚至给安排了工作。
为了分拣厂的岗位,东城区里已经打了几次嘴仗,而且隨著分拣厂在其他的几个区设立分厂,铺开了回收员的岗位后,这种衝突越发明显起来,因为大家都发现了,分拣厂的岗位是真的好干啊。虽然工资低,比一般的企业要查不少,比起轧钢厂这种重点型的企业甚至只有一半,但是却能解答的解决特殊群体的工作问题。
轧钢厂的发展顺利,在省外的铺开也算是水到渠成,隨著保定分厂的建立,省外探索的脚步就算是迈开了,只要保定厂打开局面,整个河北就会迅速跟进,隨后会沿著东西南北的方向,继续前进,直到完成周三江当年的宏愿,开得和供销社一样多。
工艺厂相比分拣厂要查不少,目前还是始终亏损的状態,长著人数並不多,亏损的情况还能承受,这个厂子的资金来源於上级的借款,20万的款子至少能够支撑半年以上,全当是练人了,两个大师傅各自带著班子成立了两个车间,每天跟比赛一样,一个比一个加班的厉害。
周三江让孙颖阻止了几次,但是不进是两位负责人不同意,便是车间的普通工人和临时工同样反对,大家都能感受到景泰蓝工艺的复杂性和宝贵,而这样宝贵的技术能够拿出来免费传授,大家都想著一步吃成胖子,恨不得全天24小时待在工厂里,能够儘快的掌握下来。
见到工艺厂进入了病態的內卷形態,周三江就不再理会了,反而把注意力放在了96號院,经过近2个月的悉心教导,96號院的这群小伙子的成长可比工艺厂要快多了,也不知道工艺厂那帮卷王如果知道这个情况,会不会还有动力去卷,或者感慨一声人生的参差。
比起小伙子们的成长,最重要的是首批的近百件明代仿品已经进入了尾声。
周三江看著摆在眼前的这件广口瓶,即便是以他挑剔的眼光,也很难发现端倪。
此刻,不仅仅是孙爭锋和孙颖,包括老孙在哪诸多的绿军装的老头也都在周三江旁边,和他一起欣赏著这间美轮美奐的艺术品,景泰蓝的作品以奢华大气著称,尤其是经周三江手的作品,件件堪称杰作。
“怎么样?”老孙有些紧张的问道。
“毫无瑕疵,近乎完美。”周三江毫不犹豫的回答道。除了此刻在屋子里的这些人,包括96號院里那些整日里和这批作品作伴的小伙子,也不清楚这些不仅仅是工艺品,而且是仿造的贗品古董。
“好,好。”老孙兴奋的手足无措,最后只能在儿子的后背上狠狠的拍了两把,巨大的力量打的小孙一个踉蹌,但转头看著自己老爹满脸的兴奋,当儿子的只能忍下来了。
但是想到这批东西的价值,就算是他也有些按耐不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