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1/2)
初夏的天气已经颇有些炎热了,但阎埠贵的日子却是阴云密布,透著一股寒意。
这几个月,三大爷阎埠贵的运气著实差到了极点。
先前有人匿名举报他是“旧社会山西军阀阎锡山的亲戚”,为此上级专门派人调查了一通。虽说最终查无实据,但也足够让他的名声受到影响,原本眼看就要评选上优秀教师,却在最后关头落了空。
而且阎埠贵很清楚的知道,虽然查无实证,但也没有证无,受到这个传言的影响,他以后的评级之路恐怕是无望了。造谣之人用心之歹毒,令其恨之入骨。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还不是最要命的,偏偏自家大儿子阎解成又闹出了盗卖厂里物资的事儿,被人抓了个现行。最终决定下来时,阎解成被发配去了大西北的建设兵团。
昔日那个逢人便讲大道理的阎埠贵,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散了。
他本是极爱面子的一个人,出门抬头挺胸、步伐从不乱,但自打解成被发配之后,这背竟然也开始驼了,面色更是灰败得厉害。
学校的同事们见了,偶尔也有几分同情,但背后议论却从未消停过。阎埠贵爱面子,心里自然是憋屈不已,却偏偏无处诉说,整日只得闷闷不乐地忍著。
倒是前几日,学校里的体育老师郑老师实在看不过去,主动邀请他去什剎海钓鱼散散心。
“老阎啊,甭管家里发生了啥事儿,这人啊,总得往前看不是?”郑老师爽朗地笑道,“钓鱼去吧,甭想太多!”
阎埠贵虽觉面子上不怎么过得去,但也架不住郑老师的热情邀约,只好勉强答应下来。
去了什剎海,果然放鬆了不少。
阎埠贵的钓鱼手艺虽算不得多么高明,但耐不住郑老师手把手教了几回,还真就让他钓上来了几条鱼,或大或小的鱼在鱼篓子里蹦跳著,那鲜活劲儿让阎埠贵心里头也舒坦了许多。
晚上一回家,把鱼往桌上一摆,三大妈立刻笑逐顏开:“老头子,你还真有两下子呀!今晚咱可得好好改善改善伙食!”
阎埠贵抬头挺胸道:“这钓鱼啊,得讲究个耐性跟技巧。我年轻的时候,最不缺的就是耐性。”
一旁的二儿子阎解放嘀咕一句:“爸,你要是真有耐性,咋没把我哥教好呢?”
阎埠贵被呛得脸色一变,狠狠瞪了他一眼:“吃你的鱼去!”
全家人见状,纷纷低头。
而院子里与阎家同病相怜的,还有易大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