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刑德宇的无奈(2/2)
王猛掏出一盒牡丹,先给李仁和刑德宇散了一圈,隨后自己点著,抽了一口。
“这没没啥笑话的,你搞不到,我也一样啊。我琢磨著也是故意的,这些东西既是诚意,也是示威,证明人家有门路,有能耐,还捨得出来。”李仁笑呵呵的应道。
“东西是一方面,待遇上也是给够了,不管级別,全部加三成。我虽然没见过周三江,但是只衝这句话,我就佩服他。要说加待遇,咱们厂也家的起,但是不敢加啊,必须按照国家国定的干部等级和技术等级如数发放,逢年过节发点东西,也有相应的標准。我要是敢这么搞,前脚我搞完,后脚我就得被调走。”
王猛继续说到,语气中略有一些惆悵。
今年才60出头的他向来不服老,此刻却真的有些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感慨,现在的年轻人,要关係有关係,要魄力有魄力,甚至都有些不讲武德了。就看周三江拿出来的东西,摆出来的条件,讲出来的话,那件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当然王猛对周三江了解有限,此刻虽然有些感慨,但也有些不以为意,做领导不是这么做的,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周三江这么搞,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不过这话,此刻却不適合拿出来说了。
“是很有魄力,听说也很年轻。”刑德宇应和道,脸上也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这正是最打动他的地方,待遇也好,如果那么在乎的话,他也没必要捨弃高新毅然回国,但是这份敢打破陈规的魄力却让近年被一汽复杂的关係,繁杂的流程和趋於保守的风气刑德宇眼前一亮,暗自折服。
普通工人只会觉得周三江大方,捨得掏钱,但只有位置够高,才能理解周三江的所冒的风险和十足的魄力。
“京造农机这么有诚意,咱们如果不帮忙也不好,一来都是兄弟单位,二来咱们要和京造农机交换的生產线也是咱们这边占了便宜,他们那两套生產线其他几个厂也都惦记著,只有几套拖拉机的生產线而已,咱们有,人家也有。今天人家以礼相待,如果咱们不接招,人家转头找了其他厂的话,咱们就丧失了一次绝好的机会。”
李仁一边抽著烟,一边敲著边鼓。
看著王蒙和李仁一唱一和的做派,刑德宇心知肚明,假如说他代表著厂里的先进生產力和渴望破局的决心,那么两位已经60多的厂长和书记最想要的就是安稳度日,別起么蛾子,两位都不是什么坏人,但是往日里因为立场和观念,刑德宇和他俩的衝突也不少。
理念分歧为一,立场不同也是。刑德宇是海归派,这一派人数虽少,但是天然代表著当下最前沿的技术和生產力,是大学生最天然的投靠对象,两者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实现技术突破。而王猛和李仁两位则是老派的管理者,和本地的人物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繫。
今天刑德宇嘴上不漏声色,但是心底已经意动,如果说周三江的魄力待遇和礼下於人的作风是外阴,一汽內部的风气和其他厂领导的矛盾则是內因。看著眼下的场面,不仅刑德宇想走,恐怕王猛和李仁也巴不得利用这次的机会,把刑德宇,乃至於刑德宇这一派人全部清掉。
“厂长和书记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农机厂那边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刑德宇依旧是一副为难的表情。
“小邢,咱们搭班子多年,你了解我的,我为人处事都是公心的,我就这么一提,你考虑考虑。今天农机厂要的那个副厂长,就那个条件,如果不是我知道他们確实不了解咱们的情况,我简直以为是奔你来的。你是德国留学和w厂高级工程师经验的行业大拿,精通工业设计和工业製造,回国后就一直负责第一线的生產。我觉得农机厂的诚意还是有的,而且就冲周三江的实力,我认为你如果肯过去,也会有更好的发展。只要你肯过去,农机厂那边肯定满意,后续的生產线置换就不会有波折,对厂子也好,就看小邢,你愿不愿意为厂里做一些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