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技术大拿的加入(1/2)
“周三江同志么?”刑德宇吃惊的问道。
“没错,周三江书记本人就是国內最顶尖的景泰蓝大师,他幼时获得了一个老人的传授,掌握著国內最顶级的景泰蓝製作工艺,但是在当时的他看来,工艺品是救不了国家的,所以毅然的选择了从军,从军17载后,新中国建立,他才把尘封许久的景泰蓝技术拿了出来,並且筹建了京景工艺厂。这个厂子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国家的非物质文化宝藏能够传承下去,目前厂里有大量的临时工和学徒,正在日以继夜的学习著。”
“周书记真是个神人。”刑德宇此刻已经无话可说,一个传说中战无不胜的战士结果是国內最顶级的工艺大师,这种事情写在话本里,刑德宇都只会认为是无稽之谈,却想不到发生在了现实里,他除了夸一声神人之外,已经不知道应该表露怎样的感情了。
“工艺厂发展的也很顺利,周书记的景泰蓝工艺確实是天下一绝,自成立之初,仅仅3个半月,景泰蓝工艺品就为国家带回来了1300万美金的收入,因为是特殊情况,所以这里面我不细讲,邢厂长您理解下,我只说结论,按照周书记和国家的约定,他获得了一半的手艺,就是650万美金,他把这650万美金全部用於採购农机的生產线。並且最终在各个线条同志的帮助下,成功的获得了5条生產线。”
此刻的刑德宇总算明白了,六道口分拣厂、京景工艺厂,以及京造农机厂这三个风马牛不想关的厂子是如何联繫到一起的了。
想起周三江一个专业的干部,赤手空拳的带著一个秘书,仅仅半年的时间,不仅开了15个分厂,养活了上千的职工,还赚了1300万的美金,甚至因而启动了农机厂的项目,他忽然有种想去看看对方的衝动。
“农机厂很麻烦,和分拣厂、工艺厂不同,农机是重工业,是国家重器,经歷了很多麻烦,我们总算是走过来了,最终把这个项目通过了,但是目前的农机厂除了生產线以外,还什么都没有,周书记也好,我也好,对於农机也是外行,所以在厂名都没確认下来之前,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一个懂业务,懂生產的副厂长。这就是我们来一汽的原因。”
孙颖的话並不重,但是那字里行间所透漏出的对技术对业务的尊重,却让刑德宇有种热泪盈眶的衝动。
“来之前,我们就了解了您的情况,可以说,整个一汽,最適合我们的就是您了,我们也是本著您来的。坦率的讲,农机厂现在什么都没有,不能和一汽这样的大企业比,但是书记和我都尊重您,您到了厂里就分管技术和生產,我们绝不会做外行干涉內行的决定,农机厂是一无所有,但也是一块空白的画布,正等著您这样的高手来挥毫泼墨。”
“谢谢。”刑德宇轻声的说了一声谢谢,隨后就没有声音了。一行人默默的走著。
“周书记之前打听过您的事,听说您放弃了德国的高薪,毅然的选择回国,就是为了搞一台中国人自己的三轴动力发动机。他托我和您说,现在是时候了。农机厂上下全力支持您搞自主研发,支持您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
刑德宇停住了脚步,愣愣的打量著孙颖,但视线却没有焦点,仿佛透过孙颖那高挑翘美的脸庞看到了那个神秘的男人,那个叫做周三江的神人。
空气安静了片刻。
最终刑德宇开口了“我可以去,但是我还有很多不下,不知道我能带多少人过来,待遇如何,是不是之前说的,保持不变,额外加三成?”
“周书记说,只要是技术人才、生產人才,有多少要多少,多多益善。”
“周书记还说,只要您肯来,您写名字,无论什么岗位,是否是技术人才、生產人才,厂里都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