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不能把风险视作理所当然(1/2)
刑德宇接过话茬,“目前的落实进度很慢,除了確定了农机厂的名字为京造以外,其余的都还在拉锯当中。关於厂址,目前四九城內已经没有合適的场地,很可能会放在周边的乡镇当中。如果离开四九城的话,部分一汽过来的职工可能会有想法,另外后期的招工中,对於高素质人才,比如大学生,甚至是中专生的吸引力都比较弱。”
周三江摇了摇头,“四九城就这么大点的地方,以京造的规模和发展来看,就算是暂时安置在四九城当中,后期也会面临迁址或者是开设分厂的问题。所以一步到位的定在乡镇反而是好事,我们只需要利用这个实际,儘可能多的拿地皮,免得后期发展受到掣肘。”
周三江根本不想京造落在四九城,以后的风波一起,四九城就是风暴的源头,相反,离开这个核心,京造把门一关,就是独立的小天地,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京造的纯洁性。
看著刑德宇欲言又止的样子,周三江补充道,“员工的情绪我是了解和认同的,这个事情可以通过提高待遇和配套设施来协调,例如和厂房同步兴建宿舍,为已婚职工提供独立的房间。新宿舍是现代的楼房,通电、通下水等等,员工的福利待遇提高上来,会一定程度上削弱一线职工的牴触,另外趁著现在新厂,有大量的基层管理岗位的空缺的机会,放出去让职工竞品,转移职工的关注重点。组织技工等级考试,提前放出风去,为了应对厂里的发展,这次的考核会降低难度,让职工的注意力都放在准备考试上去,这些方式方法,邢厂长、彭主任,你们多想一想。”
周三江笑了笑“职工的福利是重要的,但是一定不可能凌驾於厂子的发展。所以只要是对厂子发展好的,就是第一性原则。”
听了周三江的话,刑德宇、彭真怀乃至於孙颖和一旁旁听的秦淮如等人都愣了一下,对於这个一切都是实打实的干工作的年代,听著周三江这一套套的,简直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而刑德宇和彭真怀听到厂子的宿舍会是楼房,並且通电和通下水,互相看了看,兴奋之情简直溢於言表。
“书记,宿舍盖好了会不会给职工分房?分房也是楼房么?”彭真怀掩饰不住兴奋的问道。
“你看,別说一线员工,就是彭主任这个时候关注的重点也是能不能住上楼房,所以对於厂子搬到四九城的郊区也好,乡镇也好,都不是大的问题,而且正是因为我们离开了四九城这个土地已经趋近於饱和的地方,我们才有足够的地盘来盖宿舍,盖家属楼。”周三江大笑的指著彭真怀。
“我回答一下彭主任的问题哈,家属楼是一定有的,而且一定是楼房。不过这个具体能不能盖起来,一个是取决於厂子的资金,第二个就是我们拿到的地皮有多少了。咱们厂子的性质特殊,自负盈亏,换句话说,就是我就能决定这个钱怎么,所以厂子一旦投產,拖拉机卖出去的钱就可以拿来盖楼,所以钱的问题要落实在什么时候能够开始生產,第二个问题则是孙颖、刑德宇,你们两位的问题了,我是可以接受京造被放在京郊的,但是,地盘一定要大!京造的目標不是全国第一,而是全球第一。哪怕今天这个目標是痴人说梦,但是,我们一档要有这样的愿景。”
听了周三江的话,刑德宇乃至於在场的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全球第一!在当下这个落后贫瘠的国家,听起来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一般,但是看著周三江平静而镇定的眼神,刑德宇忽然明白了,眼前这个男人並不是在坐井观天,他是真的这么想的。
虽然不理解为什么周三江有这样的信心,但是刑德宇只觉得自己的內心仿佛被触动了,似乎自己又回到了放弃德国高薪,决定回国的那一天,心臟砰砰的跳了起来。
“邢厂长,您是汽车、乃至於农机的行家,也是工业生產方面的专家,京造请您多费心,我们共同打造一个东方的奇蹟。”周三江诚恳的看著刑德宇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