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不朝不见万历再现(上)(2/2)
你都轻车熟路了,其他的就不用说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隨即挥了挥手。
魏忠贤连忙拱手躬身告退,屁顛屁顛的去了。
朱觉则拿起奏摺继续批阅起来。
没想到,下一份就是黄道周的奏摺。
翰林院侍讲学士臣黄道周谨奏。
你奏个毛线。
他看都不看內容,直接就撇到一边。
这就是他新想出来的招数,看到这两个傢伙的奏摺就丟,眼不见为净!
后面果然又有刘宗周的奏摺。
他也是看都不看,直接撇一边。
这样就不会被这两个傢伙影响到心情了。
他匆匆批阅完奏摺便带著王承恩和方正化一行直奔通州城而去。
这通州城里的三处厂房建得倒是快,皆因蒸汽机厂和机器厂里面就不用建造什么设施,直接就建空厂房就行,里面的工具机什么的那都是宋应星负责来造的。
问题就是,他们这会儿缺铜,根本就造不出多少车床来,更不要说其他机器了。
这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抢到。
他正站通州城北面的城墙上琢磨著呢,袁祐已经疾步赶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隨即问道:“国丈,东城那边匠户的宅院就快完工了吧?”
袁祐连连点头道:“是的,陛下,很多都已经建好了,剩下的这两天就能完工。”
那就好。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隨即郑重道:“我们要给原来通州城里的平民百姓建房子了,就建在广渠门外和大通桥漕运码头之间。
魏忠贤已经去收地了,三天后估计就能收完,到时候你命所有匠户家里的青壮都过去,赶紧建,一个月之內一定要建好,要不然,拖到天寒地冻那可就麻烦了。”
这通州城里原本的住户也就是万余户,十余万匠户去建万余户平民百姓的房子一个月应该没多大问题。
袁祐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微臣等下就命建好宅院的匠户青壮过去准备。”
对了,魏忠贤把那块地一收,原本住那里的平民百姓又没房子住了。
京畿的人口还很密集,且越接近內城越稠密,那么大一片地估计有几千户平民百姓。
朱觉细细想了想,隨即郑重道:“魏忠贤收的那片地估计还有四五千户平民百姓,那些平民百姓的房子你也要命人一起建了,就建在通惠河北岸我们收的那一里范围以內,同样一个月建好,有没有问题?”
这也就多出四五千户来,问题应该不大,实在不行这边的匠户把厂房建完就赶紧过去帮忙也来得及。
袁祐琢磨了一下,这才连连点头道:“没有问题。”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隨即举起望远镜,扫视著通惠河北岸的东城,陷入沉思之中。
东城就快修建完毕了,东南城今年也能完工,接下来向哪个方向扩张呢?
这京师扩张还得一鼓作气干到底才行,皆因这会儿他才有足够的军户和匠户可用。
他不可能一直就维持六万京营將士的数量,为了平定西北,为了收拾建奴,他必须的不断扩充京营將士数量才行,到时候能徵召来建城的京营屯卫军户就会越来越少。
还有,他还要的不断建工厂,每个工厂需要的匠户数量那都是数以千计的,到时候能招来建城的匠户也会越来越少。
东城和东南城之所以建得快,那就是因为有这几十万军户和匠户,如若没这几十万军户和匠户来干活,那扩建京师的速度恐怕会跟修建金陵外城一样,动不动就是十几年,他可没这时间。
他必须在两年內將京师扩建完才行,到时候哪怕建奴不打过来,他也要徵召人马开始反攻了。
这两年还有北面和西面五座新城需要修建,是先修建北面还是先修建西面呢?
他还得考虑赚钱的问题,扩建新城可是钱如流水,如果不能创造经济效益,哪怕有魏忠贤抢钱,內库都会撑不住。
至於赚取海外贸易的利益,那还得把郑芝龙骗来京师才行,两年时间熊廷弼还不一定能將郑芝龙骗来京师呢。
现如今除了海外贸易,还有什么来钱快赚钱多的东西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