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文治武功朕选武功(上)(2/2)
他可是命东城炼钢厂那边抠出钢锭在往东番运了,锅炉和武刚车那都已经暂停打造了,永定河两岸的煤矿那都徵召了上千青壮去疯狂开採了,遵化和三屯营那边的铁矿也在疯狂开採,疯狂冶炼生铁。
若是他不能儘快打通永定河到通州城南漕运码头的航道,开採出来的煤那就拉不过来,东城炼钢厂到了冰封的时候那都要因为没煤而停產,那火枪和火炮的生產都会受到影响。
这条航道太重要了。
是故,每天匆匆批阅完奏摺便会打马跑到通州城南面的城墙上督工。
这会儿他都不是在通州城的城墙上了,而是在东南外城的城墙上。
午时许,红日正中,那暖暖的艷阳照在身上是格外的舒服。
这並非热的感觉,而是温暖舒適的感觉,这就证明京师已经开始降温了,降温那就是进入深秋的节奏,冬天就快要到了。
朱觉举起望远镜扫视了一番城外的河道,那都不免有些焦急道:“田国丈,你总共招来了多少京营屯卫和农户青壮,这段护城河到底还要几天才能挖好?”
陛下,这可是五十丈宽的护城河,跟很多运河那都是一样宽的。
我们这等於是在挖运河啊,四十多里长的运河您要在一个月內挖通,从古至今还没有这么快过啊!
田弘遇想了想,连忙道:“陛下,西面那边护城河和运河都挖得差不多了,明天微臣就让那边十多万京营屯卫青壮全部赶过来帮忙,爭取三天之內挖通这边的护城河。”
三天?
那还差不多。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袁国丈,你这修建码头的材料准备得怎么样了,几天能把码头全部修建起来?”
这会儿护城河內侧的河岸上那都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木材、石材乃至钢材了,这些还都不是修筑河堤的,而是修建码头的。
他们是准备在这段护城河灌水之前將码头全部修建起来,皆因这样修建起来简单,若是把水灌满了再修建,光是水下部分的固定那就麻烦得很。
护城河里没水的时候修建码头那就如同在平地上搭建戏台子一般,简单的很。
袁祐连忙解释道:“陛下,材料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关键这內侧的河道还没挖到足够的深度啊,一旦深度足够了,微臣就能调集大量匠户去修建码头了,数千匠户搭建一个码头那也就是两三天的事。”
这会儿护城河內侧那都已经挖出一道深坑来了,明显比外侧要深。
朱觉又举起望远镜细细扫视了一番,隨即问道:“田国丈,这內侧的深度应该差不多了吧?”
您这催的,我还没来得及命人去量呢。
田弘遇连连点头道:“陛下,应该差不多了,微臣和袁国丈商议好的就是今天把內侧码头部分的河道挖到位,明天就开始搭建码头。”
嗯,那就好,看样子三天后就能灌水了,四天后就能通船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隨即又问道:“袁国丈,永定河那边的煤矿囤积了多少煤了?”
袁祐估摸道:“我们是大致二十天前徵召青壮全力开採的,按每天两百万斤左右来算,应该囤积了四千万斤左右了。”
看样子还得多调集点漕船来拉煤才行。
还好,这会儿漕船把今年的税粮都运送得差不多了,可以多抽调点过来拉煤。
朱觉正琢磨著呢,卢象升竟然抱著个硕大的捲轴疾步而来,躬身道:“陛下,武举贡士榜单出来了。”
武举贡士榜就出来了?
这武举试卷好像没文举那么多,批阅起来快倒也不奇怪。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隨即命人上去把贡士榜单展开,饶有兴致的看了起来。
呃,没一个认识的!
他从头看到尾,那真没看到一个青史留名的。
这倒不是因为这些武举人不行,关键这些武举人就算在歷史上通过武举会试成为了將领,那也没有什么青史留名的机会了。
歷史上的大明这会儿就快亡了,哪怕通过武举会试成为將领的那也变成了炮灰,想要青史留名,那除非能以一敌万,扭转乾坤。
很明显,歷史上的崇禎朝没出现过这么厉害的武將,是故,这些武举人他一个都不认得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他想了想,隨即果断点头道:“嗯,不错,就这样吧,你赶紧命人贴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