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东林后继復社突起(中)(2/2)
你先去把西城的地全收了,朕让袁国丈组织那边的匠户把厂房先建起来,就在那边徵召匠户造织布机,生產布。
到时候东城这边让內廷染织局去张罗一下,儘快把綾罗绸缎给做出来,这样,下半年天宝堂就有綾罗绸缎卖了。”
太好了,这下又有事干了。
魏忠贤连连点头道:“好嘞,陛下,西城的地全收了是吧,三天还是五天啊?”
你也別把人家催逼太急了。
朱觉琢磨道:“五天吧。”
魏忠贤这傢伙收地著实是一绝,正好这会儿才开始春耕呢,西城那些田地才刚开始翻,他跑过去就让人家赶紧別翻地了,五天时间,西城除了靠近外城墙那一片匠户的宅院,其他地那都被他给收了个乾净。
紧接著,袁祐便召集那边的匠户开始修建厂房了。
朱觉那都没去管,这会儿织布还不是重点,造船才是重点,他们还没楼船炮舰呢,甚至真正意义上的炮舰都没有,这东西那必须有,且得赶紧研製出来。
这些天他还都在往东城造船厂跑,有时候是去看第一批一千六百料的轮船造得怎么样了,有时候是去跟王徵和郑芝龙商议炮舰的结构,有时候则是去看新的船坞水道的进度。
现如今的造船厂规模可不是一般的大了,那水道都上百条了,那上百座新船坞也眼见著要完工了,那十丈长的木材更是堆积如山,一座一座的,都连成山脉一般了。
这其实还不算什么,皆因他们把新的船坞全建好,一批那也就能建造两百余艘一千六百料的轮船,哪怕一年建造两批,那也就四百多艘,这產量还比不上荷兰那人口不到百万的小国產量呢,这会儿荷兰放开了造一年最少能造五百艘远洋巨舰!
他准备把通惠河北岸全建满船坞水道,一年最少要造上千艘远洋巨舰!
这样大明才能在十年左右赶超荷兰人远洋巨舰的数量。
他忙活了几天,第一批一千六百料的巨舰终於组装好了,这傢伙,十余丈长五丈多宽,甲板面积那都有將近一亩大小了,看上去那真是壮观无比。
大明的內河河道里怕是上百年都没出现过这样的庞然大物了,朱觉那都忍不住坐上去溜达了一圈。
这庞然大物开起来著实平稳,速度还挺快,一个时辰那也能跑上百里,別说用来拉货了,用来载人那都舒適得很。
他刚有些意犹未尽的从船上下来,正琢磨著是不是专门修建些双层臥铺用来拉人呢,王应朝已然捧著份奏摺迎上来,躬身道:“陛下,东厂密探查出点端倪来了。”
这么快就查出来了?
朱觉接过奏摺一看,不由满脸恍然之色。
东厂密探奏报,金陵城里的读书人之所以大骂阉党和魏忠贤,那是因为一个名为张溥的人组建了一个復社。
张溥此人乃是南国子监监生,苏州府太仓州人士,在江南读书人里很有名气。
皆因此人在天启朝的时候曾写了篇有名的《五人墓碑记》,为东林和苏州百姓鸣不平。
这些他其实都知道,张溥的名字他也听说过,復社之名他更是在后世见过不少次。
復社那就是东林后继,里面可是出了很多青史留名的人。
不过,他並不知道復社是什么时候组建起来的。
张溥这傢伙现在就把復社组建起来了,想干什么呢?
他细细想了想,隨即果断道:“你去让东厂密探继续查,復社里面主要人物都给朕查清楚,还有他们的规模,他们在谈论些什么等等,都给朕好好查一查。”
王应朝连忙拱手躬身道:“奴婢明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