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攘內安外非蠢即坏(下)(1/2)
第171章 攘內安外非蠢即坏(下)
攘外安內还是攘內安外,这是崇禎朝官场上一直爭论的一个话题。
歷史上的崇禎那就是被朝臣们带的摇摆不定,一会儿想攘外安內,一会儿想攘內安外,一会儿想先收拾建奴,一会儿想先剿灭反贼。
结果是反贼也没剿灭,建奴也收拾不了,反而把大明给搞亡了。
其实,反贼剿了十余年还没剿灭的时候崇禎就应该明白了,所谓先攘內再安外那就是错误的。
原因很简单,小冰河天灾不断,粮食问题解决不了,反贼就剿不灭,不但剿不灭,还会越剿越多。
崇禎就看不透这一点,是故那是信外廷那些文官的邪,相信什么先攘內再安外的鬼话。
至於那些文官所谓先攘內再安外的依据,或者说“攘外必先安內”这句听著挺有道理的话其实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皆因“攘外必先安內”这句话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太阳病上》,原文为“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
这本是用来表述甘草药性的,意思是甘草既能安定身体內部,又能抵御外部病患侵袭。
也就是说,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內”就不是出自兵书,而是出自医书!
拿著这个作为依据,嚷嚷著先攘內再安外的那就是非蠢即坏。
这医理药性能当兵法用吗?
哪怕就是身体出了问题,那也不能拿甘草的药性来一概而论。
比如,泰昌暴毙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
泰昌本就是个简单的拉肚子而已,崔文升却给其下了泻药,让其拉得根本关不住,然后方从哲的亲信李可灼再上一剂药性更为爆裂的红丸,泰昌直接暴毙!
这是攘外必先安內吗?
泰昌之所以暴毙,那就不是因为本身拉肚子的问题,而是因为有人故意给他灌泻药,甚至进献最为上火的药。
这些都是外部因素。
泰昌收拾不了那些胆敢给其下药的人,那不管得了什么病都有可能会暴毙。
这跟他自身得了什么病就没多大关係,纯外部因素使然。
是故,说到治病,这攘外必先安內有时候都说不通,更遑论兵法了。
现如今这些瞎嚷嚷攘內安外的那就是非蠢即坏。
朱觉看罢第一张那就不由得冷哼一声。
接下来就是復社主要人物的信息了。
復社的发起人张溥那就是苏州府太仓州人,且此人还是常州府状元郎周延儒的弟子,其入南国子监还就是凭藉周延儒这师生关係。
张溥本就出自官宦世家,其伯父张辅之就是万历年间的南京工部尚书。
不过,张溥本是庶出,且其伯父还因爭夺家產跟其父翻了脸,是故,张溥自小便受尽屈辱,从而发奋图强。
这种人若是起不来也就罢了,若是起来了,那就不得了。
说白了,这种人內心多少有点扭曲,做事多少有点不择手段。
接下来,復社二號人物张采,同样是苏州府太仓州人,这傢伙还是崇禎元年进士,初授江西临川知县!
他当时就没注意,復社第二號竟然在崇禎元年进士榜单之中。
接下来,復社三號人物吴昌时亦是苏州府人,不过是吴江县的。
他貌似记起来了,此人就是周延儒的狗腿子,张溥最终好像就是此人在周延儒的授意下毒死的!
你们还惩治贪官污吏呢,你们就是被贪官污吏利用的对象,周延儒那就是青史留名的贪官污吏!
接下来就是復社比较有名的成员了。
第一个,吴伟业,同样是苏州府太仓州人,此人是出了名的天才,七岁就会写诗,十四岁文章便名动江南,
张溥都曾感嘆:“文章正印在此子矣!”
这意思就是吴伟业跟文曲星下凡差不多。
吴伟业,那就是吴梅村!
还有一个,黄宗羲,此人还不是苏州府人,甚至都不是南直隶人,其籍贯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