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 章 家长会 船用钢板专项攻关(1/2)
1971年4月3日清晨,魔都的街道还笼罩在薄雾之中,五角场11號的实验led檯灯便已亮起暖黄的光,这是宝安光电才刚刚鼓捣出生產的小玩意儿。
肖镇揉了揉熬红的双眼,指腹无意识摩挲著桌角那摞未完成的蒸汽弹射装置图纸。
凌晨三点时,任我行带著整合后的流体力学数据衝进办公室,他们为舰载机起飞甲板的风场模擬又爭论了两个多小时。
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大家都在朝著一个目標一步一步扎实推进701项目。
更多的是考试合格的学生技术工具人们,按照他们肖总的指示在做看似枯燥无用的基础数据实验。
这事就有人不是很懂的想停掉,肖镇马上召集了一次基础数据实验说明会,大体一意思是基础不牢固不扎实,以后欠帐越来越多,设计生產的设备往后故障率就很大。
肖镇用德国货举例,知道德国货为啥精致又赖造吗,是因为他们基础数据搞得很扎实就比如蔡司得镜头就是最好的例子。
相反的就是老大哥的东西为什么总是感觉很笨重和粗糙,就是因为人为的命令式生產。
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没有大概也许和可能。
“老公,里面的衬衣有些歪。”李小云倚在门框上,孕肚在宽鬆的碎睡裙下显出柔和的弧度。
她手里攥著给孩子准备的早餐,发梢还沾著昨夜批改医学论文时落下的墨渍,“今天家长会,別又踩著铃声进教室。”
肖镇低头调整了一下衣服,金属袖扣折射出冷光。
他忽然想起去年深秋,也是这样一个清晨,郭林揣著小型核反应堆的参数计算稿,在他家客厅的茶几上铺满草稿纸。
当时秦明那个耙耳朵,默默给这群熬夜的年轻人煮了十包掛麵。
復旦附小的梧桐大道飘著细碎的落叶,肖镇夹在家长中间穿过操场时,听见几个母亲在议论:“听说肖承勛他爸是搞航天的?”
“不对,我家孩子说他爸在造潜水艇!”
他低头笑了笑,帆布包里的高强度钢材样品隨著步伐轻轻碰撞。
五年级(3)班的教室飘著粉笔灰的气息。
肖镇在后排空位坐下,目光扫过贴满学生作品的黑板报——正中央赫然是肖橙渝的蜡笔画,画中蓝紫色的航母甲板上,舰载机喷出的火焰化作七色彩虹。
前排的肖承勛突然转身,推了推过大的黑框眼镜:“爸,您昨天说的屈服强度,能换算成多少个大象踩在钢板上吗?”
“哈哈哈喏这个你自己算吧,別什么都显摆低调点,为了我们一家子的安全。”肖镇低声说道
班主任王老师的皮鞋叩响讲台:“这次重点表扬肖承勛同学,他设计的桥樑模型在市青少年科创大赛获得金奖......”
肖镇翻开儿子的作业本,扉页上稚嫩的字跡写著:“长大后要造比爸爸的大火箭更大的火箭!”
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想起上个月在实验室,葛喻举著断裂的钢材试样,说的也是“要让材料承受住万吨级的压力”。
家长会结束后,肖镇被热情的家长们围在走廊。一位戴金丝眼镜的父亲递来烟:“肖工,听说您在军工单位?我家孩子也对机械感兴趣......”
话没说完,口袋里的军用联络器突然震动。葛喻发送的短报文显示:“老师!粤州钢铁新送的合金钢试样,晶间腐蚀试验出现异常!”
肖镇在梧桐树下站定,看著远处追逐打闹的肖承勛和肖橙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