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收割与奠基(1/2)
1985年7月5日,一场席捲全国的风暴终於尘埃落定。
由华南军区牵头,联合国家安全部门进行的深度调查,彻底揭开了“教育部纪检巡视组”成员召小蒙等人跨系统、跨领域违规执法的真相。
调查结果远超最初预期,令人触目惊心:这並非简单的权力滥用,而是一个深植组织內部的毒瘤,直接牵扯出12宗涉外间谍案件,涉案人员高达732人!
更令人心惊的是,顺著这条藤蔓深挖下去,利用职权非法签批各类“条子”、“批文”进行利益输送的案件,竟又涉及569人。
召小蒙及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家族链条,被精准定位、连根拔起,一网成擒。
这记惊雷在体系內引发了剧烈震盪。
中枢机构反应极为迅速,一场以“正本清源、规范用权、清除蛀虫”为核心的全国性打击非法签批文件案件专项治理活动雷霆展开。
无数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后门”被强力焊死,许多自以为手眼通天、根基深厚的人物,在铁腕之下纷纷黯然落马,多年积弊为之一清。
儘管肖镇的名字从未出现在任何公开通报中,但在最高层的核心圈內,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场净化风暴的源头,正是那位在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室里,面对非法审查时敢於鸣枪示警、並瞬间调动力量反制的年轻將军。
肖镇用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向所有试图逾越规则、触碰底线的势力宣告:此路不通!
就在这场国內风暴席捲的同时,肖镇的视野早已穿透国界,锁定了大洋彼岸那片波涛汹涌的金融深海。
召小蒙一案的迅速解决,不仅肃清了內部的隱患,更重要的是,为肖镇接下来更为宏大也更为隱秘的国际金融行动扫清了障碍,確保了信息传递和资金调动的绝对安全。
他如同一位深居幕后的绝世棋手,在肃清后方后,终於可以心无旁騖地落下那枚酝酿已久、足以搅动全球金融格局的关键之子。
他所主导的联合银团——这个由他凭藉超越时代的洞察力和强大个人威信,秘密整合了国內顶级金融资本(代表国家意志与资源)、海外爱国华商巨贾(凝聚侨心与资本)组成的庞然大物——其触角早已如无形的天罗地网,悄然覆盖了东京、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心臟地带。
他们的核心目標,正是针对某东亚发达经济体(以其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和即將到来的剧变而闻名)的金融市场。
肖镇凭藉对歷史洪流的深刻洞悉和近乎预知的战略眼光,无比清晰地预判到:一场由西方主要国家主导、旨在重塑国际货幣格局的协议即將诞生,而日元,將成为这场剧变中最为耀眼的“主角”。
时间,精准地指向了1985年9月22日。纽约,广场饭店。
西方五国(g5)的財长与央行行长们共同签署了那份註定载入史册的《广场协议》(plaza accord)。
协议的核心诉求简单而有力:联手干预外匯市场,促使美元有序贬值,特別是对日元和德国马克进行大幅度的、有计划的贬值。
协议墨跡未乾,国际外匯市场已然天翻地覆!日元匯率如同挣脱了地心引力,开始了令全球瞠目结舌的史诗级飆升!
而此刻,肖镇麾下的联合银团,早已是刀出鞘、弓满弦,严阵以待。
外匯市场(主战场):*协议签署前数月甚至更早,银团便利用外匯远期合约、期权以及复杂的场外衍生品组合,在严格保密的前提下,构建了规模惊人的日元多头头寸。
当日元如同肖镇所预言般狂飆突进时,巨大的帐面利润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澎湃地涌入银团的帐户。
这,仅仅是这场饕餮盛宴的开胃菜。
股票市场(泡沫之舞):*日元升值的强烈预期,叠加目標国国內为应对升值压力而採取的宽鬆货幣政策,瞬间点燃了其股市的超级大牛市(后世史学家称之为“平成泡沫”)。
联合银团凭藉先知先觉,早已在低位悄然吸入了巨量的核心蓝筹股及成长股。
隨著股指如火箭般躥升,这些股票资產的价值呈几何级数膨胀。
肖镇的指令並非简单的长期持有,而是要求团队进行高频、精准的波段操作,如同最冷酷无情的精密收割机,在市场最狂热的情绪高点,分批、分散、悄无声息地兑现巨额利润,將纸面富贵转化为真金白银。
房地產与债券市场(最后的狂欢): 由日元升值吸引来的海量国际资本(包括联合银团前期盈利的再投入)和该国国內因宽鬆政策释放的天量信贷,如同脱韁野马般疯狂涌入房地產和债券市场,吹起了一个人类金融史上都罕见的巨大资產泡沫。
银团同样深度介入,通过持有核心都市圈顶级地段的商业地產、高评级债券及其复杂的衍生品(如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等),尽情享受著这场由泡沫膨胀带来的、近乎梦幻的財富盛宴。
肖镇的指挥艺术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精准如同外科手术。
他敏锐地判断出,1985年11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
此时,泡沫虽已膨胀得令人心惊,但距离其登峰造极、盛极而衰的顶点尚有一段距离,市场情绪依然被贪婪主导,接盘者络绎不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