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五箭连珠筑天宫—千年夙愿(1/2)
肖镇的脑海中,此时却不由自主地闪过儿子承功不久前发来的卫星俯瞰图——西北口外那片苍茫大地上。
五个由巨大能量开闢出的、轮廓分明的深坑已被精心平整如镜,纵横交错的运河网络雏形初显,如同大地母亲新生的银色血脉,在冬日的阳光下,沉默而坚定地等待著未来甘霖的注入。改变,已在路上。
11月12日 清晨·生命远征
晨曦尚未完全驱散戈壁的寒意,航天员专用出征通道內已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七位即將远征星海的勇士身著藏蓝色镶有金色纹饰的舱內航天服,身姿挺拔如戈壁胡杨,列队肃立,英气勃发。他们是:
指令长:杨卫寧(空军特级试飞员出身,眼神锐利如鹰隼)
驾驶员:刘永成(太空飞行器操控专家,神情沉稳)
生物载荷专家:李敏(女,华夏科学院生物所首席研究员,目光专注)
材料载荷专家:王哲(空间材料学权威,气质儒雅)
空间物理载荷专家:陈锋(负责巡天望远镜及空间环境监测)
工程师:张伟(空间站维护与机械臂操作专家)
医监医保专家:赵琳(女,负责长期驻留健康保障)
航天服在强光照射下流转著冷冽而神圣的光泽。
“同志们!”秦老师洪亮而充满力量的声音在通道穹顶下迴荡,带著千钧重託,“歷史性的时刻即將到来!
在接下来的四天里,你们將亲眼见证並最终进驻我们华夏自主建造的天宫太空实验室!
生物实验舱、材料实验舱、生活舱將接连升空,与核心舱在九天之上匯合!
当最终对接完成,你们七位,將成为这座『天上宫闕』的第一代主人!
肩负著民族的重託,承载著科学的梦想!祖国和人民,期待著你们的凯旋!”
肖镇上前一步,站到队列前方。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仪器,缓缓扫过每一张坚毅而充满使命感的脸庞,最终落在指令长杨卫寧肩章那熠熠生辉的星徽上。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冷静,却蕴含著技术总师独有的强大可靠感:“我代表全体地面技术支持团队向你们保证:天宫核心舱状態完美,各系统运行平稳。
生命保障系统採用三重冗余设计,已通过最严苛的地面模擬测试,可確保万无一失。
人工重力与气压环境模擬器运行参数稳定,能让你们如同在地面一样生活工作。
地面飞控中心,数百名专家组成的团队將24小时不间断为你们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有任何情况,隨时呼叫!你们,不是孤军奋战!”
他微微侧身,指向身后通道连接的大厅內一块巨大的监控屏,上面正实时跳动著核心舱精確的轨道参数和关键系统状態,“星辰大海的大门,已经为你们敞开!只待英雄入驻!”
指令长杨卫寧目光如炬,猛地抬起右臂,敬了一个標准、利落如刀的军礼,声音鏗鏘有力,如同金石交击,在通道內激起迴响:“请总指挥放心!请肖总师放心!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天宫』乘组,坚决完成任务!不负重託,不辱使命!誓让五星红旗,永远闪耀在星辰大海!我们,时刻准备出发!”
“时刻准备出发!” 七位勇士齐声回应,声浪匯聚,气势如虹,充满了无畏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
他们再次向两位总师敬礼,然后整齐地转身,迈著坚定而充满信心的步伐,走向那辆將他们送往“天梭3號”载人飞船发射工位的专用通勤车。
车灯的光芒將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如同七柄即將刺破苍穹、探索未知的利剑。
11月12日 下午·生物远征
就在航天员们进行著最后的发射前准备时,另一座巍峨的发射塔架上,承载著28吨生物实验舱的巨型火箭也已进入最后的发射倒计时。
隨著震耳欲聋的点火口令下达,18台发动机同时喷薄出橙红色的狂暴烈焰!
大地再次震颤!火箭拔地而起,托举著满载著希望与未知的生命科学探索平台——里面不仅有精心设计的微生物(如特殊链霉菌)培养单元、植物种子和胚胎,还有模擬小型生態系统的实验模块——直刺云霄!
飞控大厅內,生物载荷专家李敏紧紧盯著屏幕上快速攀升的轨跡曲线,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清澈的眼眸中充满了期待,低声自语:“去吧,去那无垠的深空,绽放属於生命的、前所未有的奇蹟……”
11月13日 夜·材料问天
戈壁滩的夜幕深沉,凛冽的寒风无法冷却航天人的热血。
新的轰鸣再次撕裂寂静!材料科学实验舱踏著烈焰的阶梯,昂首问天!
指挥控制中心內,肖镇端坐主控席,目光沉静。
他微微侧头,看向身旁同样全神贯注的弟弟肖曙。
肖曙的额角在屏幕冷光映照下,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正死死盯著屏幕上陀螺仪组和敏感器的实时遥测数据,確保万无一失。
兄弟俩的目光在紧张忙碌的间隙短暂交匯,无需言语,彼此都读懂了对方眼中的关切与信任。
他们的目光焦点,共同落在了材料舱內那些承载著华夏尖端科技梦想的装备上……
由葛喻团队歷时三年、精益求精打造的空间无容器悬浮熔炼炉,以及用於製备超纯半导体材料和新型空间合金的实验柜。
这些国之重器,將在浩瀚宇宙的失重熔炉中,锻造属於未来的材料基石。
11月14日 午后·生命之舟
细碎的雪,如同天女散般,悄然飘落在戈壁滩上,为生活舱的发射增添了一份別样的庄重与圣洁。
重达32吨的生活保障舱,是人类在太空长期生存的“诺亚方舟”。
舱体內部,复杂精密的生命维持系统、水循环处理单元、环境控制系统(温湿度、有害气体过滤)早已就绪。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台静静悬浮在中央位置的人造重力场发生器核心组件,它是未来航天员对抗失重伤害、保持健康体魄的关键。
肖镇的警卫长刘錚將一杯冒著氤氳热气的浓茶轻轻放在肖镇手边,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首长的侧脸。
惊讶地发现肖镇一向冷峻严肃的嘴角,此刻竟噙著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近乎温柔的淡淡笑意。
顺著肖镇的目光看去,刘錚看到了主控台角落平板电脑上亮起的一条简简讯息。
发自李小云教授:“承功说新平整的湖盆里飞来好几对野鸭了,枸杞馅儿备好了,就等你回京城擀饺子皮。”
那抹笑意,仿佛瞬间穿透了冰冷的舱壁和遥远的距离,温柔地落在了家中温暖的厨房,落在了妻子含笑的眼眸里
甚至落在了未来天宫生活舱中,航天员们在太空厨房里尝试揉面、共享一顿特殊“家宴”的温馨图景上。
科技的最高成就,终究是为了服务人间烟火。
11月15日 晨·天梭赴约
东方的天际线刚刚被朝霞染成一片绚烂的金红,“天梭3號”载人飞船矗立在发射台上,如同蓄势待发的神箭。
隨著最后的口令下达,金红色的尾焰再次喷薄而出,撕裂寒冷的晨空!
飞船承载著七位勇士,义无反顾地刺向苍穹!
发射工位巨大落在了妻子含笑的眼眸里,甚至落在了未来天宫生活舱中,航天员们在太空厨房里尝试揉面、共享一顿特殊“家宴”的温馨图景上。
科技的最高成就,终究是为了服务。
隨著最后的口令下达,金红色的尾焰再次喷薄而出,撕裂寒冷的晨空!
飞船承载著七位勇士,义无反顾地刺向苍穹!发射工位巨大的轰鸣声浪传来,指挥大厅內,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杨卫寧、刘永成、李敏、王哲、陈锋、张伟、赵琳——七位勇士在强大的超重压迫下,身体紧贴座椅,
感受著人类迈向星海的磅礴伟力与难以言喻的使命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