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海花秘影与玄鹰展翅(2/2)
站在现代化的汽车產业园规划图前,叶向东眼中精光闪烁。他用力拍了一下肖镇的肩膀:“老战友!决定了!我那商用车板块的重卡分厂,就落这儿了!跟承浩的双龙做邻居!资源共享,配套也方便!”
肖镇哈哈大笑:“这就对了嘛!肥水不流外人田!承功,好好给你叶二叔服务!”
肖承功微笑著点头:“叶二叔放心,合浦一定提供最优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
在海岛又休养了一段时日,直到五月初,叶向东的身体彻底恢復健康,各项指標甚至优於病前。
临別前夜,两个几十年的老战友坐在沙滩上,看著满天星斗,听著海浪轻拍。
没有过多的言语,肖镇站起身,向叶向东伸出了手。叶向东也站起来,两双布满岁月痕跡却依然有力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隨后,两人张开双臂,给了对方一个结结实实、充满男人情谊的拥抱。手掌在对方背上重重拍了几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保重身体,叶胖子!別再把自己整进医院!”
“你也是,肖三颗星!別光顾著摇烧杯,悠著点!等著我攒够积分,咱俩零丁洋上钓鱼去!”
“一言为定!”
翌日,两人各自登机,飞向不同的方向,重新投入属於他们的、同样波澜壮阔的人生战场。
肖镇乘坐的公务机降落在渝州白市驛军用机场。他没有片刻停歇,直接驱车驶入戒备森严的国家航空研究基地601所基地。
他的学生,如今已是六代机项目总师的小杨(杨振华),早已在核心研发楼前等候。
“老师!您回来了!”小杨迎上前,语气带著欣喜和尊敬。
肖镇点点头,风尘僕僕却目光锐利:“嗯,家里(指叶向东患癌)那点事处理完了。走,去总装车间和风洞数据中心!
把前期预研的所有数据、材料试验报告,全部调出来!我们得重新梳理一遍!”
接下来的日子,肖镇像一台不知疲倦的精密机器,完全沉浸到“玄鹰”(j17六代机项目代號)的攻坚战中。
他与小杨带领的核心团队,昼夜不停地泡在堆积如山的资料、闪烁的屏幕和轰鸣的试验台旁。
“小杨总,这个新型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耐热极限数据,在模擬超高速巡航的xx工况下,波动还是超出了安全閾值!
必须找出材料內部微结构的缺陷根源!问一问西北新材的人,再加把劲,目前参数还不够完美!”肖镇指著屏幕上一条异常曲线,语气不容置疑。
“老师,我们怀疑是高温高压下的界面结合问题,已经安排了高倍电镜原位观察实验,预计三天內有结果。”小杨迅速回应。
“好!盯紧!还有,变循环发动机xx號燃烧室的低频振盪问题,解决方案的仿真结果出来没有?”
“出来了,採用新的燃油喷射策略和主动控制算法,效果显著,正在安排台架验证!”
“加快进度!我们的时间窗口很紧!”
肖镇以其深厚的学识底蕴、敏锐的工程直觉和强大的统筹能力,不断修正著“玄鹰”的设计参数和材料选择方案。
每一个微小的调整,都可能牵一髮而动全身,需要反覆论证、模擬、验证。
巨大的压力下,整个团队却在他的带领下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数周后,基础参数和首批关键材料性能终於锁定。
第一架用於静力试验和部分系统验证的“原理样机”开始进入紧锣密鼓的试製阶段。看著巨大的复合材料机身框架在精密工装上逐渐成型,肖镇眼中闪烁著鹰隼般的光芒。
然而,他深知,真正的核心挑战还在后面——让这架国之重器拥有超越时代的“大脑”和“神经”。
初夏时节,肖镇的公务机再次起飞,目的地——京城怀柔国家创新研究院。
他將在那里,匯集国內人工智慧领域最顶尖的头脑,亲自掛帅,向六代机最核心的堡垒发起总攻:“战场感知智能识別系统”与“航电飞控综合系统”的研发,主要还是通用平台化的应用研究。
怀柔的青山绿水间,一场关乎未来空天霸权的“智慧风暴”,即將在肖镇的引领下,悄然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