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欧洲颳起肖旋风(1/2)
七月的牛津大学,古老的石砌建筑在夏日阳光下泛著蜜色光芒,爬满常春藤的墙壁投下斑驳阴影。
整个校园瀰漫著一种只有学术圣地才有的寧静与庄严。然而,这个平日里的学术净土,今日却异常热闹。
清晨六点,已有学生在演讲厅外排起长队,期待能抢到一个站位。
到了八点钟,队伍已经蜿蜒穿过整个庭院,延伸到了街道上。保安人员不得不设置栏杆,引导越来越多的人群。
“这比摇滚音乐会还夸张。”一位年轻的研究生感嘆道,擦著额头的汗水。
身旁的教授笑著摇头:“肖镇院士很多年没来欧洲公开讲学了,更何况这次是他最新研究的《太空学》系列。你看那边——”
他指向街角,“那是从日本专程飞来的山本教授,量子宇宙学领域的权威,不过量子方面应用研究还得看肖镇院士啊。
那边那位女士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成员,显然是来为诺贝尔委员会做评估的,不过肖院士已经主动写信不再参与诺贝尔奖评奖了。”
演讲厅內,技术人员正在做最后的设备调试。
宝安视听的新一代全息投影系统测试了一遍又一遍,空气中隱约可见银河系的三维图像闪烁流转。
九点整,肖镇步入演讲厅。79岁的他身姿笔挺,穿著一件陈雪茹给他挑的高定西装,步伐稳健有力。
没有助手陪同,肩膀搭著一只50年代的牛皮包,这是他冯阿姨给他买的,那时候他才到京城上高中。
厅內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聚焦在这位三届诺贝尔奖得主身上,如果不是这个男人主动写信退出评选,相信有可能包圆至少20年诺贝尔理科类奖项,这个男人科研和学术水平就是这么恐怖如斯。
肖镇將牛皮包放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全场,微微一笑:“太空不是空的。”
开篇四个字,清晰传入每位听眾耳中,儘管他没有使用麦克风。
“它是物质的,是活的,是有呼吸的宇宙机体。”
肖镇的声音平和却具有穿透力,他手指轻点,身后的全息投影隨即变幻出绚丽的星云图像,“过去我们认为太空是虚无,是真空。但现在我们知道,太空充满著暗物质、暗能量,以及我们尚未理解的更多东西。”
他演讲了两个小时,没有看一次笔记。
从宇宙大爆炸到量子涨落,从引力波到多维空间,还包括一些国內不太重要的一些应用研究。肖镇將复杂的理论讲解得深入浅出。
全场听眾如痴如醉,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凝神静思。
提问环节更是精彩绝伦。一位年轻学生问道:“肖院士,您认为人类何时能够真正实现太空旅行?”
肖镇略作思考,难道他给这些异国人说华夏人已经走到了90%的路径了吗,微笑著答道:“太空旅行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物理和学术认知问题。
当我们真正理解空间的本质时,星际旅行將会像今天坐飞机一样平常。我个人估计,这个突破不会超过二十年。”
现场一阵譁然,许多人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肖镇继续解释:“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激进。但看看歷史,1903年莱特兄弟第一次飞行,1969年人类就登上了月球。仅仅六十六年!科技发展不是线性的,是指数级的。”
演讲结束后,组办方宣布这场讲座创造了单场180万欧元的讲学记录, 也没有人觉得不值。
学生们围著肖镇继续提问,直到助手们不得不介入,提醒肖镇接下来的行程。
“今日有家事,诸位见谅。”肖镇罕见地露出温和笑容,让熟悉他的人颇感意外。
陈雪茹早已等在门外,见他出来急忙迎上:“快点,星星的比赛一小时后开始。”
车上,肖镇稍显疲惫地靠在椅背上,但眼中闪著光:“那小子紧张吗?”
陈雪茹笑著递给他一瓶水:“比你几个儿子强多了。
记得老大承梁第一次主持召开神龙董事会,他给我打了三次电话,说有些紧张得得张不开嘴说话。”
肖镇 嘚瑟了一声:“基因突变了。或者说隔代遗传,像我。”
陈雪茹白眼一翻:“你这老傢伙,从来不知道谦虚二字怎么写。”
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內,人声鼎沸,能容纳八万人的体育场几乎座无虚席。
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伦敦站的比赛正在进行中,这是田径界最高水平的系列赛之一。
肖镇和陈雪茹悄然坐在vip区域,目光紧盯著百米跑道起点处。
那里,八名选手正在做最后的热身,其中一道身影格外显眼——修长的身形,还带著少年人的纤细,在眾多健硕的成年选手中显得格格不入。
那就是年仅15岁1个月的肖铭星。
“看那小子,腿都在抖呢。”肖镇眯著眼睛说。
陈雪茹拍了他一下:“胡说,星星才不会。”
肖镇哼了一声,却没否认。
男子100米预赛即將开始,八名选手各就各位。肖铭星在第四跑道,他做著深呼吸,眼神专注。
发令枪响!
八道身影如离弦之箭射出。肖铭星的起跑並不占优,反应时间0.158秒,在选手中只排第五。
前三十米,他处在中间位置;五十米处,他的步频突然加快,像一道红色闪电划过跑道;最后二十米,他竟然连续超越三名选手,第二个衝过终点!
体育场大屏幕显示出成绩时,观眾席爆发出惊呼声。
第四跑道:肖铭星(华夏),9秒96!
“亚洲纪录!他打破了亚洲纪录!”解说员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一位15岁的少年,在他的国际首秀中,跑出了9秒96的成绩!这是田径史上的奇蹟!”
“星星真棒!”陈雪茹激动地抓住肖镇的手臂,眼中闪著泪光。
肖镇看似平静,但手中不知不觉被捏变形的矿泉水瓶泄露了他的內心。
他轻轻哼了一声:“起跑还是慢了,回去得加练。”
不过肖镇內心在想这点像他,他的小孙子也即將经歷他上辈子短跑的运动生涯了。
陈雪茹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你这老傢伙,就不能说句好听的?”
现场顿时沸腾起来。一大群记者冲向刚刚结束比赛的肖铭星,长枪短炮將他团团围住。
少年还喘著气,汗水从额头上滴落,面对连珠炮似的问题显得有些无措。
“请问你对自己打破亚洲纪录有什么感想?”
“你才15岁,是怎么训练出这样的成绩的?”
“有传言说你是某位大人物的孙子,这是真的吗?”
就在这时,一群穿著黑色西装的人员悄然出现,组成人墙將记者隔开。
眼尖的记者突然发现了看台上的肖镇,顿时像发现新大陆般蜂拥而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