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传国玉璽(1/2)
第112章 传国玉璽
就在眾臣发愣的时候,太皇太后再次说道:“此乃传国玉璽,之前存於本宫之处,本应归於兰台........皇帝既已成年,理当执掌,如此......就交於皇帝了!”
而就在这时一宫女想要阻止,却被手捧玉璽的宦官轻轻躲过,再想有动作时却已经晚了!
刘询此时没有任何犹豫,不等其他人出声,就上前一步,將传国玉璽接过。
这东西也就是在自己登基的时候带了一天,隨后就交给太皇太后保管,本应该置於兰台保管,
但不知为何一直在太皇太后手中。
“不可田延年满是不可思议地看著这一幕,直接出声道。
但此话一出就后悔了,只见朝臣全都对他怒目而视!
“闭嘴!”
霍光反应过来,看著已经接过传国玉璽的天子,他深吸一口气,对田延年呵斥道:“此乃太后懿旨,哪有你说话的份?”
“还不退下?”
说完行礼道:“还请太皇太后、陛下恕罪,大司农並无他意..:
“大將军言重了,小事而已,朕不会放在心上的.......:”在说这句话的同时,谁也没看到他眼中流出一丝杀意..
不过.....看著手中的传国玉璽,他又露出一丝笑意,虽然没有正式亲政,但有传国玉璽在手,有些事情倒是可以插手了.....
手捧传国玉璽,这一刻他才算是这个帝国的皇帝,没有传国玉璽的皇帝算什么皇帝?
这一刻他庆幸在入宫之后没有冷落太皇太后上官氏,对其恭敬有加,关係上也处理的极为和睦。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com】
虽然她年纪不大,虽然她政治手腕稚嫩,虽然她
但无可否认,在皇帝没有亲政之前,她就是这个帝国最有话语权的人,无论是废除刘贺,还是新立天子,都必须她点头,不然就是不合礼法!
至少....在礼法层面上,太皇太后的地位甚至有时候高过皇帝........毕竟大汉以孝治天下嘛!
刘询也没想到会有如此“惊喜”出现,看著脸色阴鬱的霍光,再看看震惊的朝臣..
眾臣鸦雀无声,这一刻就连『智珠在握”的桑弘羊都有些错,谁也没想到太皇太后竟然会“背刺”自己的外公?
没错,这在大家看来就是背刺。
大將军可是你外公啊,你怎么能如此做?
这不是背叛是什么?
但大家或许忘记了,太皇太后姓上官,且是先帝的皇后。
他的爷爷是上官桀,父亲是上官安,丈夫是先帝孝昭皇帝刘弗陵,其次他才是大將军霍光的外孙女......
“就这么定了吧,本宫即日起將在长乐宫为先帝祈福,朝堂之事就交给皇帝和大將军,以及眾位卿家了。”
“皇帝孝心本宫甚知,但当以国事为重,无事无需每日探望本宫。”
说完只见珠帘之后的身影缓缓起身,在一眾拥护下离去....
“朕谨遵太皇太后懿旨!”
“臣等谨遵太皇太后懿旨!”
当再次坐在位子上,刘询的感觉已和之前决然不同,看著放置於案几之上的传国玉璽,他自登基以来终於有了些许大汉天子的威严。
霍光此时脸色有些难看,但又不得不强忍著不能发作。
他没想到一时疏忽竟然造成如此局面,传国玉璽自先帝起就置於未央宫兰台保存,而看守的將领是自己的亲信邓广汉。
之前刘贺私自將玉璽隨身携带,被废时自己也是先一步抢下玉璽,这才施行废帝,隨后由太皇太后掌管。
这段时间因天子之前一通大肆封赏,其中需用玉璽的大有人在,於是一直未归於兰台,暂由太皇太后执掌用印。
今日太皇太后此举算是给他沉重一击,执掌玉璽的皇帝和没有执掌玉璽的皇帝全然不同。
军事调动,重大官员任命都需传国玉璽,也就是今后这些事情必须经过皇帝同意才可执行...,
而自己之前制定的尚书台的用印权责彻底失效了,除非他直接抢夺玉璽,但...:
刘询可不管这些,之前他不是没想过直接夺取玉璽,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问题的本身不是玉璽,而是人。
不是说他有了玉璽就能號令百官了,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玉璽这段时间竟然没有归於兰台保存,竟然在太皇太后手中。
“朕虽浅薄,但承蒙太皇太后信任,理当勇往直前,今后还须大將军及眾位卿家竭力辅佐,使朕不愧列祖列宗.......“
“臣等必全力辅佐陛下,开创不世之业,兴我大汉!”
“臣等必全力辅佐陛下,开创不世之业,兴我大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