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史家兄弟 山中基地(2/2)
鲁县城外山中,深入三十里,这里终年云雾繚绕,只有在中午时分才会显露真容。
孝武皇帝时期,天下人口大减,隨之而来的就是山中野兽横行,至此就算有人进山,也很少深入十里之外。
穿透云雾,一处占地颇大的山谷出现在眼前。
山谷呈不规则形状分布,小的只有数亩大小,大的却足足有百亩规模。
山谷中房屋林立,山坡上有开拓好的梯田,此时已然收割。
中央位置,一处两层木楼耸立,木楼前有三百余少年正在挥洒汗水,呼喝声不绝!
1
—
“喝!”
“二!”
“哈!”
“三”
“嘿!”
一二十许青年站於木楼二层,口中不断发出指令,而楼下校场上的少年也隨之而动。
他们大的十六七岁,小的只有十三四,但无一例外,都极为认真。
小小年纪,身上被晒得黔黑,精悍之气勃然进发。
“停!”
楼上青年一声大喝,底下眾人立即收拢,很快一个井然有序的方阵出现在眼前。
“原地休息!”
“是!”
刘桥欣慰地看著底下兄弟,心中甚是欣喜,这些兄弟没有辜负自己期望,一个个不管是读书还是练武都极为勤奋。
这些年他奉主上之命一直驻守在这个山中基地,看著一步步壮大的基地,他满是自豪。
每年他都会朝外输送人数不等的兄弟姐妹,他们无一例外都被安排到不同位置。
相比起大哥刘槐他们,自己等人算是好的,至少不用担心別的,更不用在战场上廝杀。
这里的粮食足够他们一年所需,至於大量训练带来的消耗?
呵,山中可不缺少肉食。
面对这些如狼似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弟兄们,山中的虎狼也只是他们腹中吃食。
並且他按照主上吩咐,將豚骗掉圈养,后山之中现在可是有著数百头肥头大耳的豚。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看著一个个精悍的少年,心道:自己终於没有辜负主上期望。
谁能明百当他得知主上成为大汉天子时的震撼?
当消息传来,当初最开始的那些弟兄聚在一起,喝的伶仃大醉,这是他们有史以来唯一一次喝醉。
所有的坚持,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有了意义。
他们是当今天子最为亲近和信任的人,不管是为了忠诚,还是自己及后人,他们的一切努力都將有了出处和方向。
“统领,长安传来消息,命我们准备一百人手,隨史家兄弟去地方赴任!”
正在沉思的刘桥被打断,听到此言,片刻道:“回信,此事会安排妥当的。”
“唯!”
走下二楼,来到书房,拿出一份名册。
看著上面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突然翻到前面,顿时面露伤感。
那是一个个被红笔划掉的面子,有第一批弟兄的,也有后来的,他们......都走了!
他们有的人连骨灰都没办法留下,只能为他们起了一座衣冠家。
他们虽然走了,但他们的名字却不会就此消失,在山谷中,有一处房屋,专门安置他们的灵位,每逢初一,十五,他都会带著兄弟姐妹们去祭拜。
拿起毛笔,他开始挑选人手,一百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山谷的人可不止刚才那三百人,另一些则进山狩猎,或者训练去了。
很快,他將人手选定,专门选出一人作为统领,这些人都值得託付和信任的。
做完这些,他来到学堂,这座学堂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几乎伴隨著他们一路走来。送走一批,又迎来新的一批。
从无断绝。
走进学堂,他就看到一四十许的中年男子,本是一生中最为进取的年纪,此时却已经满头华发,看起来说是六十都有人信。
“先生!”
面对中年人,就算是掌管整个山谷基地的刘桥都极为敬重,此人也值得他们敬重。
“你来了!”
刘桥看著总是提不起心气的先生,也是无奈。
自从来到这里,虽然不再寻死,但总是无精打采,除了尽心尽力教书之外,根本就不会对外界任何事情感兴趣。
但刘桥今日可不是为了开解,而是另有要事。
“先生托桥的事情已经有了消息!”
刘桥目光复杂,有时候在想,主上莫非真有天佑?不然眼前这个郭虔在路上捡的人又该怎么解释?
“什么?”
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但当回过神来,猛地站起来死死地盯著刘桥。
“先生不必心急,您的孩子一切安好,您可知道桥是在什么地方找到他的吗?”
“什么地方?”
“曹家!”
刘桥扶起坐下,冷不丁道:“发乾侯,您还打算瞒到什么时候?”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对方闻言並无反驳,当他得知儿子找到后就知道身份是瞒不下去了。
没错,他就是大將军卫青的小儿子卫登,强裸封侯的发乾侯。
当年满门被灭,自己被父亲亲兵护送出长安,但阴差阳错之下和大部队走散了,自己一个人浑浑噩噩到处游荡。
一家人好端端的怎么就没了?
大哥卫伉,一家被处死,二哥卫不疑不知所踪,而自己也无处可去。
逃亡之中和妻儿不幸走散,自己也不不知去哪里找,无奈之下只能在一山村中当一教书先生。
但谁知好景不长,就遇到瘟疫,本以为必死无疑,但整个村落的人都死了,他却无恙。
心灰意懒之下就准备寻死,却被一群少年所救,於是就来到了这里。
他不知道这些人要做什么,也不想知道,就算是造反也无所谓,他早已心死了。
看到这些人不断壮大,就起了找家人的消息,没想到还真找到了?
曹家?是曹襄兄长的平阳侯府吗?
不,当年平阳侯府也被牵连,应该是曹裹兄长的后人,如此也解释的通了。
卫登嘴唇微动,嗓音乾涩道:“他们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