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长安书院(1/2)
第165章 长安书院
是夜,刘询留宿昭阳宫,其中乐趣当不为人道哉。
一连数日,刘询不是在椒房殿中照看女儿,就是流转於各殿安抚自家女人,直到实在有些吃不消了,这才慌忙『逃出”后宫。
后宫只是点戳,而朝政则是永久的主题,这点他分的清楚。
朝臣多次上书天子当充实后宫,都被刘询挡了回去,现在这几个女人自己都有些应付不了了,
还敢再来几个?
这不是要自己命吗?
朝臣无奈,最后也只能暂且罢之,但也让不少人称讚不已。
身为天子却不沉迷美色,就此一项就已经胜却大多数帝王,难能可贵啊!
刘询不知道眾人想法,但就算知晓也之以鼻。
五月下旬,朝堂之上大將军渐渐淡出执政,尚书台职权也渐渐被自己接手,而尚书台诸位大臣也都极其配合,少了不少麻烦。
他提拔大鸿庐韦贤为太常,而典属国苏武继任大鸿庐入尚书台。
现在他虽没有亲政之名,但已有亲政之实,这让他觉得时机已到。
“朕於民间之时兼学舍一座,当初只是教导乡邻童子之所,但数年来在朕老师復中翁主持下已然是拥有数百学子的学舍,事务逐渐繁杂,要是长此以往,怕是难以坚持。
他环视一周,道:“朕有意扩建学舍,且收为国有。”
此言一出,新任太常韦贤眉头一皱,他身为太常,太学就在其管辖之下,陛下突然要建立书院,这让他感觉有些不同寻常。
復中翁是他师兄,杜贤学舍中的猫腻他岂能不清楚?
“陛下扩建学舍臣无异议,但建立书院......还请陛下明示!”
刘询闻言心中早有腹稿,笑道:“太学所教只为做官,所学多为儒家经典,虽有算学等辅佐,
但毕竟所学者甚少。”
“朕自幼生长於民间,深知百姓所需,百工、农耕、水利、天文地理.....甚至武学、格物均是百姓最为所需之学,但朝廷却无系统教学之所。”
“太学所教乃是大道,但小道就可不学?”
“朕不以为然,大道之求,难於上青天啊!”
“正所谓大道难求,小道易得,朕以为当两者並举,方可相辅相成,相互印证,诸位以为然否?”
“朝廷需要的不光是虚无的大道之言,更需要的是关乎百姓生计的学问,且需要一以贯之的传承。”
眾臣听完也都深思不已,陛下大道和小道的对比,让他们心有所动。
霍光异地看向略有深意的天子,他念头一转,心中顿时瞭然,忍著笑意道:“陛下重务实,
重民生,此乃大善!”
“太学之所学太过高深,且短时间內难见成效,但陛下所言各科,分门別类,专攻一项,却能短时间內有所得。”
“臣以为可行!”
韦贤闻言眉头更是皱起,看向天子和大將军心中暗嘆,儒家虽被朝廷承认,但不管是孝武皇帝还是后来霍光执政的数十年,皆既用儒生也防备儒生。
现在天子也...
“臣以为可行!”
“臣附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