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通往最终试炼的文明(第三更)(2/2)
“哈哈道隱三世再如何墮落,仙人们的进取心仍是向上的。那才是一个繁盛的仙道盛世。
而眼下一一就算你们拿出所谓的高福利,也难掩光鲜亮丽之下的弊病一一你们所在的这个仙界,已经死了。
“不是关乎遗落那一劫,也不是因为时光焚灭。而是在仙宫统治下,这个世界的仙民已经失去进取心。贪图享乐,怠惰墮落。这样的仙生,已经没有未来可言。新普仙君—你们自己算算,从仙宫统治到现在,总共诞生几位?”
“一劫时间,放在下界是將近四百万年的悠久光阴。到头来有几位新晋仙君?冥府一个没有,
摩云一个没有,万象只有两人,玄化一人,天烈、元黎各两人。”
桃仙嘲弄道。
“六洞只有九人,仙宫黄庭那边再多,想来也不过类似的数字。可放眼我们道隱三劫呢,那才是仙君的盛事。太虚天境、幻神仙人再多,又有什么用?全民皆仙?一群土鸡瓦狗。”
她崇拜生君陛下的伟大。但却不认可对方將慈悲平等分散於眾生。
那些如蚁般,寿命不过短短百年的存在,如何有资格享受陛下的仁慈?
追隨生君十万年,她见过那些蚁是如何不思进取,是如何背信弃义,是如何残杀同胞的。
她甚至认为,仙界应该彻底清洗那些飞升而来的仙人,而不是留著他们站污仙界。
“无比太平,无比安乐呵呵,我见过比今世更加美好的道常三劫。我体验过道君们在世时的伟大。仙宫如今所为,既做不到如道君们一样予取予求,给予无尽甘露与蜜。也无法像道隱三劫一样磨礪精锐,诞生一位位强者。
“这样的仙界,到头来在终末时刻能做什么?
“一群米虫抓著冥主陛下的裙摆苦苦求饶吗?
“哈哈哈.”
诸女被她一个人说的无名火起。
道隱三劫居然比今世更好?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清和默默取出净水令。
“照你这么说,我全家被害,也是一场所谓的磨礪?”
“没有你家人的死亡,能激发你现在的修行动力吗?道隱三劫有无数罪恶,无尽冤孽,但有一点没错。最初的仙王们,是为了向六君提供一份完美答卷,才开启『优胜劣汰”的等级制度。竞爭本身,是没错的。”
“所以一一最终五位仙王被摩云陛下带走了。”敖红霜找到机会打断,冷笑道,“陛下垂眸於仙王,初代摩云仙王压服其他五位仙王,將这些推动“仙人阶级”的始作俑者全部带走了。唯有对时光赋予文明,才是我等向陛下们最真挚的献礼。”
初代六王,是真正离开了这个仙界。
去哪了,没人知道。
但根据小道消息的揣测,他们似乎是自行放逐了。
为了向仙界这场失败的变革赔罪。
“哦?时主一系还抱著这个说法呢?那么,你们的图书馆有没有记载,最初提议“仙人阶级制度』的,恰好就是摩云仙王?”
“种民无用论,也是你们摩云洞天最先提及的。”桃仙回忆著,模仿那位仙王的口吻:“六君归去,唯垂跡迴响。为向『无所不在者”献上最终的答案。我等需加快仙界的秩序改革。懒惰、
不思进取的种民无须保留。在终末之时,彼等连路边的石子都不如。”
女仙抱胸,挑眉道:“原话。一字不改。你们摩云洞天,当年才是最狂热地,为六君筹备献礼的一方。
“凡人,种民。都不在那位陛下眼中。最初的新秩序,就是打造一个激烈竞爭的仙界,从而促使仙君、仙王们踏入那一步。”
天地为瓮,眾生为蛊。
这是那个失去六君指引的年代,初代仙王们所给出的答案。
“人非圣贤,敦能无过。至少那位仙王最终选择悔改,带著其他五位仙王一起去赎罪。仅凭这一点,不恰恰说明道隱三劫的错误吗?”忽然,一张纸人从卢玉裳口袋飞出。稚嫩的男声缓缓响起。
“正因为摩云仙王的悔悟,不才有那句『赋岁月以文明”的摩云洞天口號?”
女仙沉默了下,最终还是点头道:“你说的没错。在道隱上劫时,那位突然跑去诸天下界游歷。他看到无数星辰的破灭,无数可喜的文明被战爭波及,才开始悔悟。”
虽然如此说了一句,但她很快补充。
“但我认为,那些被战爭所毁灭的。正说明其不够强大。如此软弱之物,无法在残酷的自然生存。唯有更强、更伟大的文明才能存活,才能扛过寂灭浩劫。最终,在冥主的注视下,通向再一个轮迴的新仙界。
“你们这些人都拥有强大的潜力与实力,不妨好好想一想。当今这个软弱的太平仙界,到底適不適合面对最终时刻的冥主。”
“这话,你没有跟师玉章说吗?”
桃仙眉头一挑,似乎对吕泽窥见自己二人关係有些意外。
“占卜?”
“占卜。”
“就是一夜情罢了。之后没联繫,所以我才懒得跟他说。”
嗯?
怎么回事?
女仙们看向代表吕泽的小纸人。
吕泽慢悠悠道:“这女人之所以能回忆前世,就是二王子弄出来的极致的欢愉,过於刺激。直接把她的前世弄出来。我本来想著,回头如果这傢伙不好应付,就把二王子拉来。这烂摊子,让他来收拾吧。”
两位公主闻言,瞪大眼睛。
仿佛新世界被打开了一样。
“当今的仙界,或许没有资格面对冥主最终的试炼。但我认为,道隱三劫同样不配。你们那些竞爭出来的仙君,怕不是连冥主的裙摆都无法触及。”
大道唯爭,唯杀?
他感觉,自己和这类仙人的理念格格不入。
相较之下,他更喜欢黄天教以及当今仙界的制度。
不过—从几位黄天教人士的口中看,当今仙界的许多制度脱胎於黄天教?
仙宫黄庭,与黄天教有什么深层次联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