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打电话(2/2)
“我知道这很不合规矩,但你看到的,我家条件就那样,很缺钱,现在又遇到了一点急事,所以才给你开了这个口。”
陈雪鬆了一口气,以为沈砚不同意他的《妻妾成群》在《收穫》上发表呢,原来是这个小事啊。
“没问题。我明天就去给主编申请,肯定没问题的。”陈雪迟疑了一下:“很缺钱吗?要是不够,我可以私人借给你一点。”
“不用不用,收到这两笔稿费应该就够了。”
“好。”陈雪轻声说道。
“那就麻烦你了,谢谢你陈编辑。”
“不客气。”
“那我就不和你说了,电话费很贵。”
陈雪有些失落,但还是说了声拜拜。
“拜拜!”沈砚掛断了电话。
陈雪刚放下电话,她妈和她妹就围拢上来问东问西的。
陈雪自然没把沈砚缺钱的事情告诉她们,三言两语打发走她们后,她就回卫生间吹头髮了。
刚才刚洗完澡就听到妈妈的嚷嚷,嚇得她湿著头髮就去接电话了。
在吹著头髮时,陈雪想起了她从雪野乡回来的场景。
她和同学徐枫在车上看完了《妻妾成群》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有一点力气交谈了。
这篇小说太过於压抑,太过於美了,好像是美的化身一样。
那极美的文字,那才华横溢的句子,那令人窒息的故事情节,那令人久久不能发一言的思想內涵……
似乎掏空了他们的所有力量,只剩下对作者才华的彻底嘆服。
尤其是陈雪,在看完沈砚的《活著》后,又看了《妻妾成群》,就更是对沈砚的文学才华佩服之至。
不,不是佩服之至,而是顶礼膜拜了。
尤其是知道了沈砚才是一个21岁的小伙子,还是一个死了老婆带著两个孩子的鰥夫。
她对沈砚既充满了无限同情,又充满了仰之弥高的敬仰。
而第一次读完沈砚小说的徐枫,感到了深深的挫败,因为他知道,这个小说他一辈子都写不出来。
他苦笑著对陈雪说:“以后我就专门写诗了,再也不写小说了,和沈砚的小说比,我的小说再也没有了写的意义。”
陈雪对他报之一笑,却无法安慰她。
她太知道这种感觉了,而这也是她不去当作一个作家而是去当一个编辑的原因。
二人在省城的火车站分了別,陈雪就带著两部稿子和极其复杂的情绪回到了沪城。
当然她就把沈砚的稿子给了家人阅读。
她清晰地记得家人一起读完《活著》下部时的激动感受。
一向稳重內敛的爸爸,竟然长长垂泪,在妻女面前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泪水,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举动。
而妈妈和妹妹更是放声哭泣了起来,为那无比震撼而沉重的结局。
当然哭完之后,一家人就开始討论起这部小说,又问她去沈砚故乡的事情,问得极其细致,陈雪只是大概给他们说了,至於沈砚的一些隱私,陈雪並没有给他们说。
但这就足以让他们热切得一晚上都没怎么睡了。
所以陈雪都不敢把《妻妾成群》给他们看了,不然他们肯定会像自己一样,对沈砚这个人会彻底著迷的。
第二天她把这两部稿子拿给了同事看,反应超乎了陈雪的预料。
什么天才作家,巨匠,不朽的名著等等大词从这些清傲之人的嘴中不断吐出,他们好像是在討论托尔斯泰,好像是在討论海明威,好像是在討论马尔克斯。
陈雪被那一天的事情搞得晕乎乎的,被那些人问得晕乎乎的。
她的同事似乎都变成了追星的粉丝,一点编辑的形象都不顾及。
可是陈雪何尝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