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奠定文学地位(2/2)
“我在加快了呢,这段时间我都在加班呢。”陈雪情不自禁地撒了一个娇。
沈砚却没听出来,一个人撒娇,除了话的內容,还有语气,表情等等,通话质量不好,又隔得远,沈砚听不清陈雪那幽微的语气,也看不到陈雪那红红的脸蛋,自然不知道她在撒娇。
“好好,等单行本出来了,我也努力一下,爭取早一点多写一部分出来给你看。”
“你写的是什么內容啊?”陈雪忍不住好奇。
“陈雪同志,不要好奇,到时你自然会看到的。『
“哦。”陈雪的嘴巴不满地咕嘧起来。
沈砚这人比以前更討厌了。
“好了,电话费贵,没事的话,就掛了哈。”
陈雪眉头一,心里有点不舍,还想多和沈砚说几句话呢。
比如说说你那里的天气,你的心情,再比如说说你的两个小傢伙也行呀。
怎么老是说电话费贵呢?你都万元户了,打个电话都说贵。
但是陈雪还是乖巧地说了拜拜,
掛了电话后,陈雪证地出了一会儿神。
她的眼前,又恍出现了那个山清水秀的山村,又出现了沈砚那张明朗帅气的脸庞。
她的脸,不知不觉的就又白里透红了。
身处深山,外面的风风雨雨,吵吵闹闹,和沈砚天然就隔绝了。
在雪野乡,沈砚是个大作家,但说到头,还是沈砚。
那些农民並不会因为你是大作家就会怎么样你,第一次的惊讶之后,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该背后说你坏话就说你坏话,该占你便宜就占你便宜,当然,该对你好还是会对你好。
所以沈砚很喜欢这种氛围,一是觉得安静,二是觉得自在。
他不觉得自己是特殊的,也不觉得自己需要特殊,这样就蛮好。
不过除了那些农民,雪野乡的几个文学爱好者,对沈砚却有一层滤镜。
尤其是在《妻妾成群》出来后,王能乐的打铁铺又热闹了一回儿。
王长书、孙未、王能乐在那里喝了好几壶茶。
而这次,这里又多了一个人,那就是沈砚,
请他来参加的,是王长书。
那天,沈砚在邮局接陈雪打来的电话,王长书正好骑著自行车经过,他正要去王能乐的铁匠铺和他们討论那篇《妻妾成群》。
不想这么巧,遇到了沈砚,於是好说岁说让沈砚坐在后排,把他拉了去。
沈砚看著这辆自行车,突然想起自己也要买一辆自行车的事情,於是问道:“王书记,我买自行车的话,你能给我搞一张自行车票吗?”
那时候自行车是属於稀缺工业品,需要工业券或自行车票凭票购买,这些票证通常由单位按计划分配,普通家庭可能需要排队等待多年才能获得一张票。
很像是前生的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