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一起回雪野(2/2)
出產茅台酒的仁怀,和绥县同属遵市,所以收购起来並不是太困难。
沈砚知道,现在的茅台市场价8.8元一瓶,86年的市场价是18元一瓶,88年市场价是30元一瓶,89年市场价就是106元一瓶,再往后就是天价了。
只要密封到位,沈砚能把这些酒放个几十年,以后写作不挣钱了,卖茅台也挣钱。
算是未雨绸繆吧。
把钱拿来收茅台酒比放在银行要好多了。
给了许清华五百元后,沈砚手里的现钱就只有一百元钱了。
存的2500元活期,看来要取一部分出来用了。
“钱太快了啊。”沈砚也不得不感嘆。
沈砚上车前,又在百货大楼那里买了好几版津威酸奶、几包麻辣土豆丝以及刺梨乾等零食,上车时丟在了后排,让她们三个吃。
女生哪有不爱吃零食的,虽然在学校吃了饭,但现在还是抱著零食吃了起来,边吃边嘰嘰喳喳地聊起来,开心得很。
货车往雪野乡行驶著,不断逼来的是熟悉的故乡景色,对於许清寧她们三个,这是久违的风光,她们盯著盯著就有了一种惆帐之感。
故乡就是那么恼人,天天在故乡,就厌倦得想出去,在外面久了,又想回去看看。
故乡就像是一根风箏线,老是牵绊著她们。
车在青塘镇停了一个小时下货,这一个小时,沈砚和她们在青塘镇转了转。
青塘镇还不如雪野乡的集市大,就是在一个山沟沟里,一条主干道,两边都是商店,显得又破又寒酸。
但他们却逛得很有兴趣,这里走走,那里逛逛。
一个小时后,他们就上了车,继续往雪野乡赶去。
车要先经过燕塘,再到许家庄,所以在燕塘时,沈砚和司机就一起把自行车和一台缝纫机以及一半的副食品等搬了下来。
刚下下来,生產队的人就围拢了过来。
“沈砚,买的什么东西啊?”
“哟,二八大槓,还两辆,这不便宜吧。”
“还有蝴蝶牌的缝纫机,真漂亮。”牛爱香说:“沈砚,这是给你大嫂买的?”
“嗯,是啊。”
“沈墨和孙云也是赚了,把兄弟当儿子养,现在这个兄弟有出息了,他们也享福了。”
“这算啥啊?沈砚不还给他大哥送了个砖厂吗?那才是大头。”村里已经看明白了,这个砖厂就是沈砚送给他大哥大嫂的。
他沈砚写作几个月就能赚一两万,还开砖厂干啥?
“要是我也有这么一个弟弟就好了。”
“嘿,当时让你把你小姨妈介绍给沈砚,你还不愿意,嫌弃沈砚带两个奶娃娃。”
“我哪里知道啊,要早知道,就直接领来了。”
“嘿,现在你晚了,看到那个许家姑娘没有,比清芳还俊俏。”
有些人在旁边小声閒话,有些人却已经上手帮忙了。
沈砚把一包撕开,让那些人抓:“抓两把给孩子。”
“哎呀,这一看就是高档,我抓点给我那两个小崽子,他们就是喜欢吃甜的。”
说著就抓了一把,又抓了一把。
抓来抓去,一大包,基本没剩什么了。
吃了沈砚的,一人拎一点东西,就把这些东西给他们弄了上去。
当两辆二八大槓和缝纫机放在院坝,险些闪瞎了人们的眼睛。
今天在烧窑,沈墨夫妇就没去砖厂,在午后种菜,听到人声,就回来了。
看到这几个大件儿,愣在了那里。
他们什么时候见过这个啊,两辆二八大槓,一台缝纫机,什么人家能买得起这么贵的东西?
现在放在自家院坝,都有点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