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诗歌朗诵(2/2)
北岛朗诵,有些重剑无锋,大巧无工的意思,看似平平无奇,实际上仔细一回味,有股澎湃的力道在其中,很有感染力。
他们朗诵完后,也是长久的掌声,沈砚也热烈地鼓起了掌来。
这时主持人说:“现在是签售环节,有想找作家和诗人签名的,请依次排队上台,如果没有书的,也可以在现场购买。”
这是吴强和復旦大学沟通的结果,不能白演讲,你要让我能卖书。
如果是其他作家,大概没有这样的底气,但石见不一样,復旦大学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北岛来找沈砚的其中之一原因就是这个既然沈砚可以在復旦大学签售,那他们一起做活动,也是可以签售的吧。
总不能厚此薄彼。
这时茫克等人才明白了北岛的想法。
顿时对北岛的手段佩服不已,难怪北岛让他们有出过诗集的,都多多带上呢。
那时舒亭已经出版了《双桅船》《会唱歌的鳶尾》,顾成出版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
北岛自身没有出版诗集,他最早的诗集《北岛诗选》出版於1986年,所以这次活动,相当於是帮舒亭和顾成卖书的。
北岛就是因为仗义,才成为了这群人的老大哥。
在讲台一侧,书摊就这样摆开了,卖《活著》的以及卖各种诗集的。
沈砚和舒亭、顾成坐在一起签售。
这种场景也算是难得一见了。
但差距很快就显露出来了,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买了《活著》而不是诗集。
那年月,大学生生活费並不多,所以只能选择其一。
小说受眾和诗歌受眾,差別还是大的,再说沈砚现在的名气,要比这些刚成名不久的诗人还是要大得多的。
所以才出现了这种一边倒的情况。
舒亭和顾成与其说是在签名,不如说是在旁边看沈砚。
有些家庭条件好的人,还拿著胶片相机,和沈砚合影。
这把那些朦朧诗派的诗人看得羡慕极了。
但是借著沈砚的东风,他们带来的诗集,也卖得不少,比平时的销量好多了。
签售结束后,吴强用小车拉来的书已经全部卖完了。
吴强喜笑顏开,要是沈砚时间足够的话,真想把他当一头专心拉磨的驴啊,他每天都签名的话,这书的销量起码还要提升一倍。
可惜,沈砚不吃这一套。
“今晚可以一起喝酒了吧?”北岛走过来问。
“没问题。”沈砚也想和这些未来的大诗人拉近点关係。
“那一起走吧,去陈咚咚家。”
“带两个朋友可否?”
“行。”
沈砚带了陈雪和陈莹两姐妹,她们知道沈砚今晚要和这些诗人聚会,早就求沈砚带著她们了。
陈莹是诗歌爱好者,刚才还买了诗集,让舒亭和顾成签名呢。
陈雪以不放心妹妹一个人的理由,也要求一起去。
和吴强说了后,吴强也没反对,就先走了。
沈砚带著两姐妹,跟著朦朧诗派的那群人也走了。
诗人穷,既没有小车,也没有自行车,搭乘电车大家也不愿意,所以靠著两条腿一路走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