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国之重器,我来造!(1/2)
赵兴邦雷厉风行,一道道命令从总装备部发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调动全国资源。
然而,姜晨提出的那两种核心材料,“高纯度单晶锗”和“氧化钒非製冷焦平面探测器”,却如两座天堑,横在所有专家面前。
总装备部下属的材料研究所,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单晶锗?姜总工,这……这不是开玩笑吧?”一位戴著厚厚镜片的老专家,把姜晨手绘的简图翻来覆去地看,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据我所知,这东西只有西德的实验室在五十年代搞出过样品,提纯条件苛刻到极点,咱们连相关的理论研究都是一片空白啊!”
“是啊!还有这个氧化钒探测器,名字都没听过!”另一个专家跟著附和,声音都有些发飘,“这根本不是我们这个时代该有的东西!”
几位头髮白的国宝级专家,围著那张图纸,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们一辈子跟金属、合金打交道,对姜晨提出的新概念,完全是知识盲区。
国內冶金领域的泰斗,肖老,扶了扶老镜,沉声开口,一句话就点到了死穴:
“姜总工,我们不是信不过你。但区熔法提纯,对温度梯度的控制要求是零点几度,我们现有的电炉,温度波动一下就是好几度,根本不可能形成完美的晶格!”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著一丝无奈的沙哑,“这就像让我们用一把大铁锤,去雕一根头髮丝。地基都没有,这空中楼阁,怎么盖?”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最后一点侥倖的念头也破灭了,只剩下沉重的寂静。
江若宓站在一旁,手心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专攻材料学,比任何人都清楚肖老说的是事实。姜晨提出的东西,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所有人的认知。
他要怎么解决这个死局?
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姜晨身上,有怀疑,有审视,也有著一丝连他们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待。
姜晨却异常平静,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径直走向黑板,隨手拿起一根粉笔。
“肖老,各位专家,你们的顾虑,我清楚。”
他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议论。
“我们从头开始。先说单晶锗。”
他没有画任何复杂的分子结构,而是“刷刷刷”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串化学反应方程式,从最基础的二氧化锗提纯开始。
“理论上,通过区域熔炼法,对锗进行反覆提纯,就能得到高纯度的单晶体。”
他的粉笔在黑板上飞舞,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关键参数,都写得清晰无比,仿佛他不是在推演,而是在默写一份早已烂熟於心的標准答案。
研究所的专家们,起初还抱著审视和怀疑的態度,可看著看著,所有人的表情都变了!
从惊疑,到凝重,最后变成了彻底的呆滯!
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步骤,在姜晨严谨的逻辑推导下,竟然形成了一条清晰到令人髮指的技术路线!
“这……这理论上……是可行的!”肖老猛地站了起来,指著黑板上一个关键参数,声音都在发颤,“这个温度控制!他……他竟然把坩堝本身的热容和散热係数都算了进去!误差范围零点三度!我的天,这……这不是理论推导,这是標准生產流程啊!”
姜晨点点头,粉笔尖在黑板上重重一点。
“没错。温度、速度和环境纯净度,是成功的唯一关键。”
理论问题,被他用一根粉笔就解决了!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江若宓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