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丈夫的礼物,划时代的火炉(1/2)
凛冬的脚步,在京城的胡同里悄然迈进。
娄晓娥最近忙碌了起来。
她將一大捆翠绿的雪里蕻洗净,晾乾水分,准备用大粒盐醃起来,这是北方人家过冬的必备咸菜。
院子里还堆著小山一样的大白菜,一颗颗都结实饱满,等著被搬进地窖储存。
她还翻出了家里所有的厚衣和被,准备趁著天好,把拆出来重新弹一弹,再缝上新的被面。
姜晨站在廊下,看著妻子忙碌的身影,她穿著一件朴素的蓝色罩衫,袖子高高挽起,露出白皙的手臂。
阳光洒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这种踏实而温暖的烟火气,让他紧绷的神经得到了舒缓。
晚上,姜晨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书桌上没有摊开那些关乎国运的复杂武器图纸,只有一张乾净的草稿纸。
他握著铅笔,大脑在“悟性惊天”的加持下高速运转。
无数关於热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学的知识在他脑海中交织、碰撞、重组。
铅笔在纸上飞速移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一个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全新炉具结构图,正以惊人的速度被绘製出来。
它不再是简单的铁皮桶加烟囱的粗糙结构。
图纸上標註著“二次进风口”、“涡流燃烧室”、“热量回收夹层”、“耐高温陶瓷內胆”等一个个陌生的名词。
他所设计的,是一款“高效节能无烟煤炉”。
其核心原理,就是通过精巧的內部结构设计,引导空气形成涡流,让煤在炉膛內进行第一次燃烧后,產生的一氧化碳等可燃废气,在上升过程中与二次进入的预热空气混合,进行第二次燃烧。
同时,炉身设计了中空夹层,滚烫的废气在排出前会经过这个夹层,將热量最大限度地传递给炉体和室內空气,而不是白白从烟囱里流失。
理论上,这款煤炉的热效率,是市面上普通煤炉的三倍以上,並且能大幅减少黑烟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第二天一早,姜晨直接去了红星轧钢厂。
他找到了杨卫国厂长。
“杨厂长,我想申请一批材料。”
姜晨开门见山。
“我个人在技术上有点小想法,想试著做个新型的节煤炉具,看看能不能帮大家冬天省点煤。”
对於姜晨,杨卫国现在是百分之二百的信任。
这位爷可是能手搓云爆弹的国之栋樑,他说要搞个炉子,那肯定不是普通的炉子。
“需要什么,你列个单子,我马上批!”
杨卫国大手一挥,毫不犹豫。
“不用太好的材料,实验室淘汰的一些耐火砖,仓库里一些特殊合金的边角料,再来点钢板就行。”
姜晨递过一张早就准备好的清单。
杨卫国看都没看,直接在申请单上龙飞凤舞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又盖上了大红的公章。
“小王!”
他朝门外喊了一声。
司机小王立刻跑了进来。
“你开上厂里的吉普车,亲自跟著姜总工去仓库领料,务必把姜总工需要的东西,安全送到四合院!”
“是,厂长!”
半小时后,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停在了四合院门口。
小王和两个工人从车上往下搬东西,动静不小。
耐火砖、奇形怪状的金属块、还有几张厚实的钢板,堆在了后院的空地上。
这一下,整个院子都被惊动了。
前院的阎埠贵第一个闻讯赶来。
他扶了扶眼镜,围著那堆材料转了两圈,一副內行的样子。
“建国,你这是……要自己砌炉子?”
阎埠贵背著手,慢悠悠地开口。
“我跟你说,这活儿可不简单,看著容易,门道多著呢。那烟道要是没盘好,烟气倒灌,会煤气中毒的!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他的话语里,带著一种长辈指点晚辈的优越感,仿佛姜晨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
姜晨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对小王和工人说了声“辛苦了”,然后便开始动手將材料往自家储物间里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