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巧手造神器(2/2)
在別人眼里,这就是一堆废铁。
但在姜晨手里,它就是宝贝。
他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厂里的实验室里,將电机拆解,用酒精和纱布,把里面的每一个零件都擦拭得乾乾净净。
然后,他重新计算了参数,用更优质的漆包线,亲手为它重新缠绕了线圈。
这道工序,就是他设置的第一个“技术壁垒”。
没有他脑子里的精確数据,就算別人拿到一模一样的电机,也绕不出同样高效、低耗、而且扭矩恰到好处的线圈。
外壳,也好办。
他从厂里机修车间的废料堆里,淘换来几块厚度合適的钢板。
周末,他藉口“帮厂里加工几个试验零件”,获得了车间的使用许可。
在无人打扰的车间里,他亲自上手,操作著剪板机、卷板机,很快,一个圆润光滑的,內外双层的桶状外壳,就在他手中成型了。
接口处,他没有用这个时代常见的铆接,而是小心地进行了满焊,再用角磨机打磨得光滑如镜。
光是这手漂亮的焊接工艺,就足以让厂里那些八级焊工都自愧不如。
最关键的波轮和传动齿轮,则更能体现他逆天的悟性。
他没有选择结构复杂的金属齿轮,那玩意儿噪音大,还需要润滑。
他选择了一种更大胆的方案。
他去了一趟化工原料商店,用自己的工业券,买回了几块硬质尼龙板。
然后,在自己的小作坊里,用小车床和铣床,硬是自己加工出了一套精度极高的尼龙齿轮!
尼龙齿轮,自润滑,噪音小,耐磨损。
这在几十年后是常识,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让人拍案叫绝的天才想法!
至於那个决定洗涤效果的波轮,他更是反覆修改了七八次设计图,最终確定了一个六叶片的,带有特殊弧度和导水槽的形状。
他用木头先雕刻出一个模具,再用融化的尼龙浇筑成型。
最后的难题,就是防水。
他用橡胶密封圈和防水胶,给电机和传动轴,做了三层严密的防水处理。
每一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专注而投入。
娄晓娥每天能做的,就是在他工作的时候,不声不响地送进去一杯热茶,一份点心,然后看著他那被汗水浸湿的背影,满眼都是心疼和骄傲。
她不知道丈夫在造什么,但她知道,那一定是为了她。
终於,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储物间的门,打开了。
姜晨的脸上虽然带著几分疲惫,但眼睛里,却闪烁著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
“晓娥,快来!看我给你变个魔术!”
娄晓娥好奇地走进储物间。
只见屋子中央,静静地立著一个崭新的“铁桶”。
它大约半人高,通体是光滑的白色烤漆,看起来乾净又漂亮。
上面有一个圆形的盖子,侧面伸出一根排水管,背后拖著一根电线。
“这……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宝贝?”娄晓娥围著这个奇怪的东西转了两圈,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戳了戳。
冰凉,光滑。
“它真的……能洗衣服?”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能不能,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姜晨笑著,把这台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红星一號洗衣机”,搬到了有水龙头和地漏的卫生间里。
他接好水管和电源,然后从脏衣篮里,拿出几件他自己的,沾了些许机油和灰尘的工作服。
“看好了!”
他把衣服扔进桶里,打开水龙头,放了小半桶水,然后从旁边拿出一包“白猫”牌洗衣粉,撒了一些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