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三个月时间(2/2)
一个懂理论,一个懂实践。
赵兴邦明白了姜晨的意图。
他看向身旁的几位军方大佬,用眼神交流了片刻。
最后,他一咬牙,猛地一拍桌子。
“好!”
“就依你!三个月时间!”
“从现在开始,京城第一工具机厂,整体停產!所有人员,设备,物资,全部交由你调动!我再从总装备部,给你派一个警卫连!谁敢不配合,你先斩后奏!”
“你要的人,我今天晚上,就派人给你接过来!”
“姜总工,我把整个国家的希望,都压在你身上了!你要是搞不出来,就提头来见我!”
“是!”
姜晨敬了一个標准的军礼,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炽热。
……
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姜晨彻底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他吃住,都在京城第一工具机厂的临时办公室里。
那间办公室的灯,几乎二十四小时,都没有熄灭过。
没有人知道,在这三个月时间里,发生了什么。
人们只知道,京城第一工具机厂,被军队全面接管,成了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禁区。
无数的珍贵原材料,从全国各地,被紧急运送了过来。
肖老专家和张师傅,以及他们带领的技术攻关小组,也被秘密接进了工厂,从此再也没有出来过。
厂里的工人们,被分成了三班,二十四小时轮流作业。
他们只知道,自己每天都在按照一些,他们前所未见的,极其复杂的图纸,加工著一些,奇形怪状的零件。
没有人知道,这些零件组合起来,会是个什么东西。
所有的图纸,都由姜晨亲自绘製,亲自发放。
而且,每个工段,拿到的,都只是整个图纸的一小部分。
除了姜晨,没有人能看到这辆“新大八轮”的全貌。
在別人眼中,姜晨这三个月时间,就像一个上满了发条的永动机。
他白天,在车间里指导生產,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
从特种钢材的冶炼配方,到复杂齿轮的加工精度,再到液气悬掛的密封问题……
任何在肖老和张师傅看来,足以卡住项目几个月的难题,到了姜晨手里,都仿佛迎刃而解。
他总能用最简单,最直接,也最匪夷所思的方法,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案。
肖老专家不止一次地,拿著姜晨给出的材料配方,喃喃自语:“天才……不,这是鬼才!他是怎么想到,在钢材里,加入微量的稀土元素,就能让强度和韧性,同时提升百分之三十的?”
张师傅也对著一个由姜晨亲自设计的,结构复杂到极致的传动箱,研究了三天三夜,最后,只能长嘆一声:“我干了一辈子钳工,自认手艺天下第一。但跟姜总工一比,我就是个学徒工!”
而在深夜,当所有人都进入梦乡时。
姜晨的办公室里,才是他真正的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