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华国也有自己的黑科技了(1/2)
流沙过指以月余。
隔离观察舱的灯光从冷白转为柔和的暖黄,標誌著“次级污染源隔离观察”阶段的结束。
高强度消杀和深度医疗让林默和周锐从异界带回来的创伤与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
周锐左臂的骨骼在纳米机器人的精密修復和《天罡功》的滋养下,也已癒合近九成,仅余下高强度爆发时的些微酸胀感。
但这並非休养,而是最终决战前最后的寧静。
两人被转移至“崑崙”基地最深层的训练场。
这里不再是模擬“雨蚀之城”的复杂地形,而是针对性的极限测试场与武器磨合平台。
他们的面前,是匯聚了基地最高科技结晶与异界智慧灵光的全新武装——“
破晓”战斗系统与“山岳ii型”外骨骼。
“磐石i型”的厚重感在“山岳ii型”上得到了升华。
新型“星尘”合金骨架轻若鸿毛却坚逾金刚,覆盖其上的仿生液压肌肉束不再是简单的助力,而是如同活物般与周锐的《天罡功》內力產生共鸣。
当周锐运功发力时,外骨骼仿佛成为他身体的延伸,力量传导毫无滯涩,甚至能感受到內力在合金框架內奔涌的微弱脉动。
左臂集成的那面可快速展开的“壁垒”合金盾,平时紧贴臂甲,一旦遭遇攻击或周锐意念驱动,能在0.3秒內如瓣般展开,覆盖大半身躯。
注入內力后,盾面流转起淡淡的金色光晕,防御力呈几何级数暴增。
主武器平台“破晓”则彰显著模块化的暴力美学。
此刻,它处於攻坚形態——“碎星”重型粒子流发射器。
粗獷的发射管带著冰冷的工业美感,核心处镶嵌著一块经过“维度级深度净化”处理、呈现暗红晶体状的仿製腐化晶核(代號“惰性火种”)。
它並非直接能源,而是作为粒子束的“增幅器”和“稳定锚”。
借鑑“蚀能炮”的聚焦原理与“雷吼炮”的谐振稳定技术,再结合国內顶尖的高能粒子束科技。
“碎星”能在瞬间將庞大的电能转化为一道凝练、炽白、带有微弱空间扭曲感的毁灭洪流。
林默站在標靶场前。
千米之外,是模擬铁骸防御层的新型复合装甲靶,由交替叠加的星尘合金板、液態金属缓衝层以及一层模擬腐化血肉粘液的惰性凝胶构成。
“碎星,全功率,单发模式。”林默的声音平静无波。
嗡——!
“山岳ii型”的能源核心低吼著,澎湃的电能涌入“碎星”。
暗红的“惰性火种”晶体骤然亮起,內部仿佛有熔岩流淌,却没有丝毫狂暴的气息。
反而在精密导流槽的约束下散发出稳定的光晕。
炽白的光束撕裂空气,瞬间命中靶心!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只有刺耳的金属撕裂声和凝胶剧烈沸腾汽化的嘶鸣。
光束如同烧红的餐刀切入黄油,复合装甲靶被瞬间熔穿一个直径近半米、边缘流淌著赤红铁水的恐怖孔洞!
液態金属层未能有效偏转,惰性凝胶在超高能粒子流面前直接气化消散!
穿透深度远超qlu-131魔改的温压弹!
“能量聚焦度提升47%,穿透力提升65%,后坐力降低30%。”“工蜂”的声音带著狂热在通讯中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