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食气之法(1/2)
陈腴一脸惊诧,心道,“这是什么?”
陈故看他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也是莞尔,不是嘲笑,而是忍俊不禁。
这种榆枋之见被忽然打破的茫然惊骇的反应,他也在得意、若谷、昧然三个孩子身上见过。
只是陈故笑著笑著就笑不出来了,一股淡淡的歉疚浮现心中。
那都是三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三人学时见闻,日新月异,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瞧给小鱼儿待亏成什么样子了?
不过人老了,脸皮皱,倒是不容易流露真情。
陈故只是为陈腴解惑道。
“这是一块与灵禄同源的玉佩,內含一门道家神通,唤作壶中日月或者袖里乾坤都可以,因著本身含有灵蕴,故而就算没有灵气傍身之人也能使用,就比如我。”
陈腴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这玩意,就是变了形状的神仙钱啊?
那確实贵重,这时候自己再推脱,说什么“太贵重了”“愧不敢当”云云的话,就略显矫情了,不如坦然接受。
陈老先生神仙身份无疑,陈腴只是有一丝疑惑不解,为什么他说自己是个没有灵气傍身之人?
灵气是什么,陈腴也不说不准,想当然以为就是修为,好比自己身上的日炁、月精,还有灵禄余蕴杂糅。
其实不然,他纯属瓮里醯鸡,目光短浅。
若要细分,武人气机、天地灵气、神道香火、儒家文气……种种种种。
五八门,不一而足,无一不是可以助人修行的。
而道家之路,按部就班,练气、筑基、结丹、元婴、阴神、道妙阳神、蹈虚天人,乃至最后无人能及的洞玄境界。
虽然是人间最为广普的通衢之道,甚至毫无门槛,但也最依赖灵气。
而对儒家来说,灵气从来都是深恶痛绝之物。
本就追寻一个从心所欲不逾矩了,还需要什么外道牢笼?
境界划分,门径有別。
三教九流,各逞其姿,诸子百家,百爭妍。
也就儒家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千辛万苦从中挑挑拣拣,选出四个境界作为分水岭,用作基本度量。
也是无可奈何,弊大於利之举。
陈腴恭敬行礼,“长者赐,不敢辞,小子拜谢老先生厚爱。”
陈故道:“你不妨试试看?我见你怀中有银两,不坠吗?”
陈腴点头,从怀揣取出五十两银鋌,又是问道:“还请老先生指点。”
陈故道:“心念一动就行。”
陈腴稍一起念,手中便是一轻,顿时空无一物。
內视玉佩之中,分量不轻的银锭凭空出现。
掉落在那一沓微黄的纸张之上,不巧一角正中,在黄纸上砸出一个小小的戳记,似乎破烂了上层第一张。
陈腴是个爱惜文房之人,当即心疼不已。
隨著他念头一动,手中又是浮现一张带有一点破落的黄纸。
这微黄之纸一入手,陈腴才感觉出些异常,薄韧顺滑,轻盈不透。
可不是他画符用的粗劣的黄麻纸,只是因为粗厚辟蠹,价格便宜才为首选。
陈腴看著陈故,歉然道:“陈老先生,小子莽撞,这就祸祸了一张好纸。”
陈故却是笑著摇头,“无妨,你再看看。”
陈腴低头,手中黄纸不知何时已经恢復平整,毫无痕跡。
陈腴心惊,“这是什么纸?”
隨著这个念头一出,手中黄纸也是缓缓浮现墨跡。
竟是以陈腴那略显笔锋飘忽,字形散乱的笔跡书写出一句话。
將他並不宣之於口的心中所想直接付诸纸上:“这是什么纸?”
陈故笑容更甚,小鱼儿果然是个有文运在身的,这就初窥门径了。
当即低头品论字跡来,带著一番揶揄道:“陈腴啊,我原以为你墨法笔功不差的,没想到就练了个押啊?”
陈腴汗顏,更是心悸,不由迷茫,“这是什么无理手段?”
只是这一次,纸上浮现的不是陈腴的心跡,而是为他做解。
“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不是他的字跡。
陈腴只觉得诡异,不敢再有贸然的心识流转。
世上本没有不偏不倚之事,就好比现在的陈故看著陈腴谨小慎微自作聪明的样子,却依旧青眼有加,莫非这就是隔代亲?
陈故不无炫耀地笑问道:“你不妨猜猜看,这是什么纸?”
陈腴顿感压力,这陈老先生是真爱出题啊……
陈腴细细观察,手中纸张质地柔韧,顏色微黄偏白,细腻,但纤维明显。
於是斗胆猜测道:“这是藤纸?”
陈故满意地点头,“不错,这是剡藤。”
陈腴兀得便想到李夫子教学过的。
《博物志》中就有记载,“剡溪古藤甚多,可造纸,故即名纸为剡藤。”
剡藤之妙,早在三朝之前就备受文人雅士青睞,甚至朝廷詔书、官府文牒,皆用此纸。
彼时,公牘称为“剡牘”,荐贤之函亦作“荐剡”,只可惜当地县誌记载,“今莫有传其术者。”
乖乖,不仅是宝贝,还是古董嘞。
陈腴最近见过太多神仙人物了,倒不至於如何大惊小怪。
刚要开口,却听陈故忽然口诵《论语》章句。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要说读书能明事理,那不一定,可只要是个儒生,哪有不读《论语》的?
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说,对於夫子的道德学问,学生需心怀仰止,它就在那里,却是前前后后,好似围绕著自己。诲人不倦,以典富学识,以礼束言行。
陈腴本能地低头,果真隨著陈故的一字一句吐露,手中剡藤上的墨跡又是浮现。
像蛞斗一样跟著游动起来,渐渐拼凑成这段话。
笔逸神飞,墨韵如涛,难道是陈老先生的字跡?
只是看著就让陈腴体內的飢欲顿生。
肠胃都不由自主地蠕动起来,甚至发出“咕咕”之声。
陈故笑呵呵道:“肚子饿了吧?”
陈腴有些奇怪,手中剡藤之上的好似不是文字,而是一道珍饈美味。
陈故循循善诱道:“不尝尝?”
陈腴心动异常,却是不解道:“吃纸?”
陈故摇头,提示道:“想想你家喻太公怎么吃东西的?”
陈腴似懂非懂,略作尝试。
当即闭眼仰头,鼻翕几次,做吸入状。
顿时一股不可视的文韵裊裊漂浮,被其吸入腹中。
剡藤上的文字隨之黯淡下去,渐渐变回一张平平无奇的黄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